脚底千峰翠浪奔,云端挂此一豪身。
山河了了穷千界,物我纷纷共一尘。
浪趁下方追日步,恨非本色住庵人。
他年八极浮游遍,来读新诗迹未陈。

注释:

脚底千峰翠浪奔,云端挂此一豪身——脚下有无数山峰,犹如绿色的波浪奔腾;在云中挂着一个豪迈的身躯。

山河了了穷千界,物我纷纷共一尘——大河与高山清晰可见,穷尽千界,万物与我共同归于尘埃。

浪趁下方追日步,恨非本色住庵人——浪花追逐着下面追日的人,遗憾自己不是住进山中的僧人。

他年八极浮游遍,来读新诗迹未陈——将来要游历天下八极,来读新写的诗稿,诗的痕迹还未显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仙峰庵时的壮丽景色和对大自然的热爱。首句描述了脚下的山脉如同绿色的波浪般汹涌澎湃,而云中的仙人则显得格外高远,仿佛是整个天地的中心。第二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壮丽景色的赞叹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深敬畏。第三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美景的宏伟和壮观,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接下来四句则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首先,“山河了了穷千界,物我纷纷共一尘”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河与高山、万物与人类之间的和谐相处。在这里,“了了”指的是清晰可见,而“穷千界”则表示无边无际的意思。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深深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浪趁下方追日步,恨非本色住庵人”这句诗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感慨。他看到海浪追逐着太阳的脚步,心中充满了羡慕和渴望,但又因为自己并非真正的修行者而感到遗憾。这里的“本色”一词可以理解为自然的本质,而“住庵人”则指的是住在山中的僧人。

最后两句,“他年八极浮游遍,来读新诗迹未陈”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梦想和期待。他希望有一天能够游历天下八极,去感受更广阔的世界。同时,他也希望有机会读新写的诗稿,看看自己的作品是否已经达到了新的水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自身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