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气沉斋宇,夕阴未渠央。
寒栖属遥夜,长簟卷单床。
浮云蔽中天,愁霖隔秋窗。
思君一晤对,耿耿何能忘。

【注释】

凉气沉斋宇:斋宇,即书房。

夕阴未渠央:夕阳的余光还没有消失。

寒栖属遥夜:在寒冷中度过漫长的夜晚。

长簟(diàn 簟):长竹席。单床:空床。

浮云蔽中天:乌云遮蔽了天空。

隔秋窗:隔着秋天的窗户。

耿耿何能忘:耿耿,指思念之情难以排遣。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友诗。诗人因友人远谪而作此诗,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及对他处境的同情。全诗感情深沉,意境高远,构思精巧,语言清丽,是一首成功的怀人之作。

首句写室内的景致。“凉气”二字总括了全诗。“斋宇”,是指作者的书斋,也泛指书房。“沉斋宇”,即室内充满了凉爽的气息。“夕阴未渠央”,点明时间已到傍晚,但夕阳尚未落下。“未渠央”,是说夕阳的余晖还在半空中,没有完全落下去。这两句是第一层描写。“凉气”“夕阴”这两个动词和形容词,把环境气氛渲染得十分具体、真切。

第二句紧承前一句写室外的景象。“夕阴”既指夕阳,也兼指天色渐暗。此时,室外的景象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着:太阳已经西下,天色越来越暗。“未渠央”,与上文的“沉斋宇”相呼应,都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换。这两句是第二层描写,它由室内写到室外,由白天写到傍晚。

第三句进一步写夜间的情景,也是由室内写到室外。“寒栖”二字,写出了夜的寒冷。“属遥夜”(属于漫漫长夜),突出了时间的漫长。“长簟卷单床”,则写出了夜不能寐的原因——孤寂无聊,只好卷起竹席,躺在空床上消磨时光。这是第三层描写,由室外回到室内。这三句是第三、四、五层描写,层次分明而又前后相连,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第四句紧承三句写室内的情景,是全诗的最后一层描写。“浮云蔽中天”,是说天色阴沉,云层遮住了满天星斗。“隔秋窗”,说明云层遮住了天空,使窗外的景色变得模糊不清。这两句是第四层描写,是由室内写到外景,最后再回到室内。这一层描写,由上到下,由外到内,又回到了开头的“斋宇”。

第五层是全诗的总结语,也是最后一联的重点所在。“思君一晤对”,意思是说想到与你会面时,心情是多么激动啊!“耿耿何能忘”,意思是说这种心情多么难以排遣啊!“耿耿”,指心中怀着的思绪,难以排遣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思念之情。“何能忘”,即怎能不忘记,强调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自己对友人处境的深切同情。全诗到此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穷回味的余地。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唐宪宗元和四年(809)秋日。这时柳宗元被贬官为柳州刺史,他来到柳州后,与韩泰、韩晔、陈尚节等人一起饮酒作乐。有一天,韩泰喝醉酒后吐了一地,被柳宗元呵斥了几句。不久,韩泰就死了。这件事给柳宗元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和不快。于是,他写了两首《秋夕寄子厚》,其中这首就是其中的一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