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底树头无落英,晴鸠得得唤晚晴。
玉芽方入小分盏,故有鸧鹒来一鸣。
诗句如下:
树底树头无落英,晴鸠得得唤晚晴。
玉芽方入小分盏,故有鶬鹒来一鸣。
接下来为您提供这首诗的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名:《将至宋先寄相之二首·其一》
作者:吴则礼(宋代)
译文:
树叶茂密,树下、树梢没有花瓣飘落;晴朗的天空中,喜鹊欢快地叫着迎接傍晚的晴朗。新长出的嫩芽刚刚被采摘放入小酒杯中,这时突然传来喜鹊清脆的鸣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诗人用“树底树头无落英”开头,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美好。接着,“晴鸠得得唤晚晴”利用“晴鸠”这一意象,传达了鸟儿们欢快的叫声,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一天注入活力。
诗中“玉芽方入小分盏”形象地展现了春天采摘新鲜蔬菜的情景。这里的“玉芽”可能指的是嫩绿的芽菜或蔬菜,而“小分盏”则是古代的一种酒具,用来盛放液体。诗人通过这种细节的描写,不仅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最后一句“故有鶬鹒来一鸣”中的“鶬鹒”即喜鹊,象征着和谐与美好。诗人在此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喜鹊以情感和生命力,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美丽,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