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悲凉意,凭谁断送秋。
寻僧求竹舍,俯槛得江流。
天末高低雁,波间出没鸥。
时危身局促,却羡汝无愁。

【注释】

和钱倅秋晚登帢帻亭:和,写。钱倅,指钱塘(今杭州市)知州钱公辅。桮帻是古代的一种头巾,这里用“帢帻”代指。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曾作诗《送钱惟诚赴调》云:“君归江上郡,我老海西州。”此诗即作于他离开杭州赴密州途中。

凭谁断送秋:凭,倚着。断送,消磨、打发。

寻僧求竹舍:寻僧,找僧人。竹舍,竹林中的小屋。

俯槛得江流:俯槛,站在栏杆上往下看。得,获得。

天末高低雁,波间出没鸥:雁,大雁。鸥,白鸥。天末,天空的边远地方。

时危身局促:时,形势、时代。局促,受窘、拘束。

却羡汝无愁:却,反过味来。汝,对钱公辅的敬称。

赏析:

这首五律,是作者在赴密州途经钱塘时所作。诗人面对秋色,感慨万千,写下了此诗。全诗四句,每一句都有深意。首联“满目悲凉意,凭谁断送秋”是说,眼前的景色让人感到悲伤,不知该向谁诉说心中的忧愁?颔联“寻僧求竹舍,俯槛得江流”是说,我找了一位僧人,住在竹子搭成的房屋里,从屋中俯瞰,看到江水奔流不息,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的遭遇。颈联“天末高低雁,波间出没鸥”,是说,在天边飞来飞去的大雁,还有那在水中出没的白鸥,都显得十分自由自在。尾联“时危身局促,却羡汝无愁”是说,我所处的时代危机四伏,处境十分不妙,反而羡慕你们这些人没有忧愁。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之作,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