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守忧民若己伤,三回奉诏劝耕桑。
周家绵远农开国,汉室兴隆谷腐仓。
麦缘少地锄山种,水怕多流累石防。
田里熙熙知乐土,更祈四表共平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名篇的能力。那么根据题目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一是平时加强背诵,注意理解、积累难写的字词;二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词句含义;三是重视文中信息的筛选,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此题要注意“劭农翠山赋唐律二首 其二”这一信息,结合具体语境推断诗句意思,同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
老守忧民若己伤,三回奉诏劝耕桑。周家绵远农开国,汉室兴隆谷腐仓。麦缘少地锄山种,水怕多流累石防。田里熙熙知乐土,更祈四表共平康。译文:年迈的官吏像自己一样关心百姓疾苦,三次奉诏令劝人耕种。周家延续了长久的历史,开创了农耕国家;汉室繁荣昌盛,谷物满仓。因为田地太少,只能到山上挖地种庄稼,担心洪水漫过石头堤坝。田间的人们快乐地生活在这块乐土上,我更祈祷上天能保佑天下太平无事。赏析:①“劭农翠山赋唐律二首 其二”是作者的《劭农翠山赋》。②“老守”即老臣,“忧民若己伤”的意思是:年迈的官员像自己一样关心百姓疾苦。③“奉诏”是指接受皇帝命令。④“三回”指三次,表示次数之多。⑤“绵绵”指代周朝的江山。⑥“开国”指建立国家。⑦“粟仓”指粮仓。⑧“稼穑”是泛指农作物。⑨“山”指山地。⑩“累石”指修筑石头堤坝。⑾“熙熙”形容人们心情愉快。⑿“乐土”指好的土地或者理想的生活环境。⒀“更”指更加。⒁“祷”意为祈祷。⒂“祈”意为祈求或希望。⒃“四表”指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