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鸮嘲凤凰,飞鸣竞啾啾。
凤兮问彼鸮,见憎何因由。
我居在丹穴,下瑞暂来游。
梧桐与竹实,食息无外求。
尔本挟妖怪,隐身向阴幽。
所至兴祸事,觜爪藏戈矛。
昼伏作鼠态,白日照可羞。
臭腐适其愿,恶类自与俦。
志尚素不同,何殊风马牛。
嗟予月旦评,岂论汝劣优。
汝道自取薄,安得妄怨尤。
自古盗憎主,何异鸱辈流。
有如夫子圣,武叔非宿仇。
臧仓沮孟氏,岂为鲁君谋。
但当砺风节,汝自曲如钩。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充满了豪放的气息,语言简洁而有力。这首诗的主题是讽刺和嘲笑那些心怀叵测的人,以及他们的行为。
诗的第一句“鸱鸮嘲凤凰,飞鸣竞啾啾。”描述了一种荒谬的场景:一只恶鸟嘲笑着美丽的凤凰,同时发出嘈杂的叫声。这是对那些心怀叵测的人的一种讽刺,他们的表面行为看似美丽,但实际上是丑陋的。
接下来的两句“凤兮问彼鸱,见憎何因由。”则是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嘲讽的原因。凤凰问那只恶鸟为什么会憎恨自己,恶鸟回答说是因为自己的本性使然。这是对那些心怀叵测的人的批判,他们的本性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和命运。
接下来的句子“我居在丹穴,下瑞暂来游。”则展示了凤凰的高贵和威严。凤凰居住在丹穴之中,享受着尊贵的地位和待遇。然而,这只是一种表象,真正的原因是凤凰的高贵和尊严。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那些心怀叵测的人的批判:“尔本挟妖怪,隐身向阴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心怀叵测的人总是躲在暗处,企图逃避正义的制裁。他们的行为就像是妖怪一样,令人厌恶。
然后是“所至兴祸事,觜爪藏戈矛。”这句诗描绘了他们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他们在暗中制造祸端,用尖锐的武器伤害他人。这是一种极端的自私行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接下来的句子“昼伏作鼠态,白日照可羞。”则是对他们行为的进一步揭露。他们在白天隐藏起来,如同老鼠一样小心翼翼,不敢露出真实面目。然而,当阳光照射下来时,他们的行为就会暴露无遗,让人感到羞愧。
最后一句“臭腐适其愿,恶类自与俦。”则是对那些心怀叵测的人的总结和评价。他们的行为就像腐烂的东西一样,虽然恶臭难闻,但却符合他们的愿望。他们与其他邪恶的人一起,形成了一个邪恶的团体。
整首诗通过对鸱鸮和凤凰的对话,以及对那些心怀叵测的人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邪恶势力的强烈谴责和反对。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豪放不羁的性格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