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草木映疏篱,猿鹤相看似见疑。
大雅保身还自愧,不须更诵北山移。
【诗句解释】
“南归”指的是回到南方。
“萧萧草木映疏篱”:草木在篱笆旁萧瑟,形容秋天草木萧条的景象。
“猿鹤相看似见疑”:猿和鹤在一起,让人觉得它们好像在相互凝视,似乎有些不自然。
“大雅保身还自愧”:指诗人因为保全了自己的名声而感到惭愧。
“北山移”:指《北山移文》,是一篇讽刺性的文章,指责某人行为不端,被免职后仍不悔改,最后被流放到边远地区。
【译文】
秋天的草木在篱笆旁萧瑟,猿和鹤在一起,让人感觉它们仿佛在互相凝视,似乎有些不自然。我因保全自己的名声而感到惭愧,无需再诵读那篇《北山移文》来讽刺他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色,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以及对于道德和名誉的反思。
首句“萧萧草木映疏篱”,以萧萧的草木和疏朗的篱笆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秋日的清冷气氛。这里,“萧萧”用来形容草木的声音,给人以寂静、凄清的感觉;“草木”则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易逝。
次句“猿鹤相貌似见疑”,则是以猿和鹤的相对姿态,引发人们对它们是否存在默契或交流的疑问。这里的“相像”和“相似”都是动词,表示两者的动作,但用法略有不同。“相像”通常用于表示相似、类似的意思,而“相似”则强调了程度的接近。
第三句“大雅保身还自愧”,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在这里,“大雅”是指古代著名的贤人,他们的行为举止都符合道德规范,因此被称为“大雅”。诗人在这里借用这一典故,表示自己虽然努力维护自己的名声,但却可能因此而显得过于小心谨慎,甚至有些虚伪。这种自我反省的态度,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困境。
最后一句“北山移”则是诗人引用了《北山移文》中的一句话,用以批评那些行为不端但又不愿改正的人。这里的“北山移文”并非直接指代某篇文章,而是暗喻那些因失足而被流放的人。诗人在这里通过引用这篇文章,表达了对那些因小失大、不能吸取教训的人的不满和批判。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秋天的景色,并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以及对于道德和名誉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