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岩有老翁,庬眉须鬓雪。
夜半呼我名,授我微妙诀。
字画古籀样,体势讹复缺。
双眸忽烱烱,须臾竟披阅。
至今得其传,心会口难说。

【注释】

庬:深。

微妙诀:秘法,诀窍。

古籀(shì):古代的字体,篆书。

体势:字形结构。

烱烱(yíng):明亮的样子。

传:传授。

心会口难说:心里明白,口头表达不出来。

【赏析】

此诗为杂诗之第四首。前两句是写景,后六句是叙事,最后四句是抒情。全诗语言平实、朴实无华,用词简练,但意境高远,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开头二句“深岩有老翁,庬眉须鬓雪”,是写景,交代出老翁的形象,为下文的叙述作了铺垫。“庬”指眉毛浓密下垂的样子,形容老翁的容貌。“须鬓”是指两鬓头发,白发苍苍,说明老翁年纪很大。“雪”字用得十分贴切,既写出了老翁的白发,也写出了他生活的环境——深山老林里,给人一种清幽、寂静的感觉。

中间四句“夜半呼我名,授我微妙诀。字画古籀样,体势讹复缺。双眸忽烱烱,须臾竟披阅。”则是叙述老翁传授技艺的情景。诗人在半夜被呼唤到深山之中,向一个年迈的老翁求教。老翁向他讲授一些深奥的技艺,并传授给他一些书法上的秘诀。这里,诗人运用了“夜半”、“月下”等意象,烘托出学习的环境与氛围;而“授我微妙诀”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学习内容的渴望。接着,诗人又描写了老翁教授书法的情景:老翁教给诗人的是篆书字体,字形古朴,笔力遒劲,结构严谨,笔画复杂。但是老翁并没有把篆书写得整齐划一,而是故意地写得有些偏斜、残缺,这使诗人颇感困惑。

最后四句“至今得其传,心会口难说。”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学习成果的喜悦之情。虽然自己得到了老翁的真传,但要真正领悟其精髓却是难以言表的。这里的“得其传”是指得到老翁的传授;“心会”是指心中领会,即通过自己的思考和领悟来领会;“口难说”则是指说出来很难解释清楚。这句中的“心会”一词用得很妙,它不仅表明了自己的谦虚态度,而且表现出了对所学知识的高度珍视。同时,这也体现了作者虚怀若谷的胸怀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这首诗通过对老翁形象的刻画和对学习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位学识渊博的老人在月光下教导年轻人学习书法,他们互相切磋、互相启发。这种师徒关系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交融。因此,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