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为自丛拿,至理在绵眇。
刀硎閟新颖,镜像蓄遗照。
吾心又不然,一士欲矫矫。
目送云端禽,举觞可以了。

【注释】

百为:指万物。丛拿:比喻万物纷纷聚集。至理:指最高的道德法则。绵眇:高远、深远。刀硎:磨刀的石山,比喻有才能的人。镜:比喻镜子,这里指“明镜”。遗照:遗留下来的影象。吾心:我的心。又不然:又不同于一般。矫矫:刚强的样子。云禽:指飞鸟。举觞:举起酒杯。了:结束之意。

【赏析】

此诗为诗人送别好友刘文潜之作。诗人在江西任职期间,与友人刘文潜相知甚深。他作诗以赠,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首联“百为自丛拿,至理在绵眇”二句写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态和所处环境。“百为”即万物皆动,“自丛拿”,形容众多之物纷纷聚集;“至理”指最高的道德法则,“绵眇”是说其高远、深远。

颔联“刀硎閟新颖,镜像蓄遗照”二句写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所见所感。“刀硎”即磨刀石,比喻有才华的人;“映”是比喻之辞,指“明镜”;“新”指新的风貌;“遗照”是说留传下来的影像。

颈联“吾心又不然,一士欲矫矫”二句写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心情和志向。诗人与刘文潜虽然都是人,但他们的思想境界不同,诗人认为他的志向比一般的人也高,因而要“一士欲矫矫”。

尾联“目送云端禽,举觞可以了”二句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目送”,用《楚辞·招隐士》中“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的意象,表示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举觞”,即端起酒杯;“了”,意思是告别。

这首诗通过描写送别的场景,表达出诗人与友人深厚的友谊以及他对友人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