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连深竹楚江干,分与幽人宴坐看。
映得图书终日翠,凄成风雨未秋寒。
渭川昔漫夸千亩,锦里今须种数竿。
移取辟疆园畔去,免教童子报平安。

注释:

  1. 题何子应竹君轩:这是为何子应的竹君轩所题的诗。何子应(795-874),唐代诗人,字子应,汝南人。曾任左拾遗、殿中侍御史等职。他的诗多表现忧国伤时之情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这首诗就是为他竹君轩写的。
  2. 苔连深竹楚江干:意思是说,苔藓连着深深的竹子长在长江边上。
  3. 分与幽人宴坐看:意思是说,我要把这里的美景分给你,让你来欣赏宴饮。
  4. 映得图书终日翠:意思是说,这景色让书籍都变得翠绿了。
  5. 凄成风雨未秋寒:意思是说,这风景凄凉得就像没有秋天的风和雨一样冷清。
  6. 渭川昔漫夸千亩:意思是说,过去渭河两岸曾经种满了庄稼。
  7. 锦里今须种数竿:意思是说,现在这里需要种上几杆花木来装点。
  8. 移取辟疆园畔去:意思是说,把这片美丽的景致移到自己的园子里去。
  9. 免教童子报平安:意思是说,别让童子告诉大人有客人来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七言绝句。整首诗以清新的笔触展现了竹林深处的美景,通过对四季变化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的第一句“苔连深竹楚江干”,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苔藓覆盖在深深的竹子上,仿佛是一道自然的屏障,将喧嚣的世界隔离在外。这种景象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第二句“分与幽人宴坐看”则是对这种美景的进一步赞美。作者将自己对美景的喜爱和期待之情传递给了读者,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份宁静和舒适。这种情感的交流使得诗歌更加感人肺腑。
    第三四句“映得图书终日翠”“凄成风雨未秋寒”,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美景给人带来的愉悦和感动。当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书页上时,整个房间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人感到无比的惬意。而当风雨来临之时,那种凄厉的感觉又让人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美。这种美既有阳春白雪之高雅,又有下里巴人之淳朴,让人陶醉其中。
    五至六句“渭川昔漫夸千亩,锦里今须种数竿”,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进一步描述。渭河两岸曾经种满了庄稼,一片繁忙的景象;而如今,这里需要种植几杆花木来装点。这种变化让人感到时光流转,岁月变迁,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一句“移取辟疆园畔去,免教童子报平安”,则是诗人对这种美景的美好祝愿。他希望自己能够把这份美丽带回家,让它成为自己心中永远的风景。同时,他也希望这份美景能够给他的家人带来幸福和安宁,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真诚又感人,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