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节陵夷久可怜,谓宜作气一时伸。
恰求谔谔廷中辩,亦似厌厌泉下人。
身死首阳名不死,家贫陋巷道非贫。
世推五运今何运,归去何如老海滨。

【注释】

羁燕:寄居在燕地。四十馀日:约数天或数十天。归兴:归心。口占赋归:即作诗以归。其三:第三首。谓宜:应是。作气:振作精神。一伸:一次伸展。恰求:正好寻求。谔谔:正直、敢言的样子。厌厌:形容人心情抑郁,不外扬的样子。身死首阳:指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的故事。名不死:名声不灭。家贫陋巷:家境贫穷而居住于简陋的小巷中。道非贫:道德不是贫贱的。五运:这里指五季,意谓乱世。今何运:如今是什么时代。老海滨:隐居海岛。

【赏析】

此诗为作者羁旅他乡时所作,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对清贫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士节陵夷久可怜”,感叹自己身处乱世,志士仁人的节操被破坏,令人痛惜。

第二句“谓宜作气一时伸”,意思是说我们应该振作精神,一展宏图。

第三句“恰求谔谔廷中辩”,意思是正好寻求正直敢言的人在朝廷上辩论是非、伸张正义。

第四句“亦似厌厌泉下人”,比喻自己的遭遇与古代高洁之士如伯夷、叔齐等相似,都是因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被贬谪到荒僻的深山之中。

第五句“身死首阳名不死”,表示自己虽然身体死了,但名节却永垂不朽。

第六句“家贫陋巷道非贫”,表明自己的家境虽然贫困,但却并不因此而感到自卑,认为道德高尚才是真正的富有。

最后两句“世推五运今何运,归去何如老海滨”,表达了作者对于当前时代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海岛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像古代的隐士一样,过一种清贫而恬静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作者自身遭遇的描写以及对古代志士仁人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不满,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