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已与世相违,宁假虚名竹帛垂。
老去读书聊自遣,病多饮药倚支持。
长因斜日增离恨,却有秋风慰所思。
屡辱高吟不即报,使来多值欲眠时。
【注释】:
和李泰叔:写给李泰叔的诗。泰叔:指李泰叔,即李觏(1009-1059),北宋诗人、政治家、思想家。
竹帛:古代书写文字用的竹简和绢帛,借指史册。
老去:年龄已大。
饮药:服药。
离恨:离别的痛苦。
高吟:高歌长吟,这里指作诗。报:回信。
“长因斜日”二句: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长因,常因。斜日,夕阳。离恨,离别的痛苦。
“屡辱高吟”三句:写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情深意重。高吟,高声吟咏。值,遇。多值,多次遇到。欲眠时,即困倦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友人李泰叔而作。诗人一生志业未就,功业未成,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抒发了内心的悲愤。
首联“一身已与世相违,宁假虚名竹帛垂”,诗人用反问句来表明自己一生追求的理想和事业,与世人所追求的功名利禄完全不同,因此宁愿保持清白的高洁名声,也不愿意在世俗中沉浮。
颔联“老去读书聊自遣,病多饮药倚支持”,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说,年老体衰,只有通过阅读书籍来消磨时光,同时还要依靠药物来支撑身体。
颈联“长因斜日增离恨,却有秋风慰所思”,进一步抒写了诗人的内心痛苦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常常因为夕阳西下而增添离别的愁苦,然而秋天的风却能够安慰他的心灵。
尾联“屡辱高吟不即报,使来多值欲眠时”,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回信的盼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说,我多次请求你高吟长歌给我回应,可是你总是在困倦的时候回信。这既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又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无奈和感慨。
全诗通过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和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间的感慨。这种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