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月步秋溪,芦长与树齐。
水光连汉近,夜气压山低。
岸隔呼渔渡,林疏见鸟栖。
酒微风力劲,归袖冷凄凄。

【注释】

芦:芦苇。树齐:树影与芦苇一样,都长到齐腰高了。

水光连汉近:月光映照在水面上,使江流和汉水相接,仿佛水天一色。

夜气:夜晚的凉气。压山低:夜气逼人,好像压得山头都低了似的。

渡:渡口。见:同“现”。

酒微:酒味淡薄。风力劲:风力强劲。归袖冷凄凄:归时衣袖感到寒意。

【赏析】

秋日,作者漫步于清幽的溪边。月华如练,洒满大地。他迎着皎洁的月光,踏着秋水潺潺的小溪,欣赏这静谧美好的夜色。

“芦”字点明了诗人观月的位置,而“树齐”二字则描绘出一幅芦荻与树木竞高的景象,使人联想到诗人伫立岸边的身姿,显得分外挺拔。

“水光连汉近,夜气压山低”,此句中“连”“近”“压”三个动词的连续使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水光、夜气三者相互交融、互相辉映的景象。“汉”指汉水,“连汉近”则暗示着月光照临,水光与月色相融,将整个天地笼罩在一片皎洁之中。“夜气压山低”一句则生动地描绘了夜气的威势,它似乎要将高山也压低,令人产生一种压迫感。

“岸隔呼渔渡,林疏见鸟栖。”在这宁静的夜晚,诗人的视线穿过树林,远远看到了渔人的身影。他站在岸边,静静地等待着捕鱼归来的时机。而树林间,不时传来几只鸟儿欢快的鸣叫声,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生机。

“酒微风力劲,归袖冷凄凄。”在经历了一天的劳累之后,诗人端起酒杯,品味着其中的美酒。然而,酒味却似乎已经淡薄了许多,无法驱散他身上的寒意。当他准备回家的时候,只见秋风凛冽,衣袖已被吹得透湿。这两句诗通过写酒和衣袖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之感。这种凄凉之感不仅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寒冷,更来自于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夜图卷,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