舣舟洞庭三日雪,一梦十年今白发。
君家此图忽堕前,便拟寒流泛秋叶。
玉花淅淅纷长空,征鸿不度天无风。
批岩暗水咽哀玉,并溪古木僵寒铜。
李成不生郭熙死,问君今世谁能此。
群儿丹铅较形似,我识此翁非画史。
坐来正复腼我颜,试问倦鸟何时还。
少文已老尘埃间,从翁乞我松陵山。

【译文】

洞庭湖畔停舟三日,一梦十年白发满头。你家中这图画忽然落在眼前,我准备乘船在寒流中泛秋叶。玉花纷飞飘散长空,鸿雁不渡风天无云。山岩暗水哀鸣悲咽,溪边古木僵寒如铜。李成不及郭熙之生,问你此画当今谁堪传。群儿用丹铅比着画形,我识出此翁非是画史。坐着来反而让我难为情,试问疲倦之鸟何时能还。左思已老尘世中间,向从翁索要松陵山图。

【赏析】

《元日对雪赠朱元礼》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画赞人,借人咏怀,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第一句“舣舟洞庭三日雪”,点明作画的时间和地点。洞庭湖,位于今湖南岳阳市,洞庭水系由长江、湘江汇合而成,是中国著名的大淡水湖。洞庭湖四周群山环抱,风景优美。三冬无夏,四季常青,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

第二句“一梦十年今白发”,点明作画的原因和时间距离。诗人在这首诗中,用“一梦十年”来表示作画时间的漫长,而十年后,自己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这既是实情,也是虚写,以虚写实,以实衬虚,更突出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君家此图忽堕前,便拟寒流泛秋叶”,进一步描绘了作画的过程。诗人看到这幅画,心中十分欢喜,仿佛看到了十年前的画面,于是开始作画。他要用画笔把这幅画表现出来。

第四句“玉花淅淅纷长空,征鸿不度天无风”。诗人在作画的过程中,忽然想起一句诗句:“乱云飞渡,孤帆一片日边来。”于是,他便用这句诗作为画面的主题,将玉花纷飞的长空、征鸿飞翔的场景都描绘出来。这里,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玉花比喻成长空上的雪花,将征鸿比喻成空中飞翔的鸟儿。

第五句“批岩暗水咽哀玉,并溪古木僵寒铜”。这是一幅山水画的描写。诗人用“批岩”、“暗水”、“哀玉”、“僵寒铜”等词语来描绘这幅画的特点。这里的“暗水”指的是湖水的颜色,“僵寒铜”则是形容树木的颜色。通过这些形容词,诗人生动地描绘出了山水画的景色。

第六句“李成不生郭熙死,问君今世谁能此”。诗人在欣赏完这幅画之后,又想到了李成和郭熙两位画家。李成擅长画山水,郭熙则擅长画花鸟。诗人认为李成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作品却流传了下来;而郭熙却已经离世多年,他的画作却无法传世。诗人用这句话来表达他对两位画家的敬仰之情。

第七句“群儿丹铅较形似,我识此翁非画史”。诗人看到一群孩子们正在用丹铅比着画形,觉得他们虽然长得相似,但却没有画出自己的独特之处。于是,诗人便认为自己不是画家,而是一位懂得欣赏的人。

第八句“坐来正复腼我颜,试问倦鸟何时还”。诗人在欣赏完一幅画后,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于是便坐下来休息。此时,他想到了一只疲倦的鸟儿。这只鸟儿已经飞了很久,但它仍然没有回到巢中。诗人借此表达了他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第九句“少文已老尘埃间,从翁乞我松陵山”。最后一句是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和期望。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这位朋友一样,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他也希望朋友们能够珍惜眼前的时光,不要让自己陷入困境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