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十日雨,芳尘作泥淖。
晚窗见晴霞,恍如梦初觉。
平生野放意,山水乃所乐。
驾言出幽寻,风前放轻棹。
千峰沐新翠,仍着微云罩。
红碧达勾萌,剸裁出天巧。
闲知物情适,静觉生意闹。
一鸟啼芳阴,悠然识春貌。
俯仰成古今,人生多踸踔。
要当了此理,外物非所挠。
醉中歌长歌,万事不足校。

【注释】

春晴散策: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我走出门来散心。

闭门:关上房门。雨:雨水。芳尘:芳香的泥土。作泥淖:变成泥泞的小河沟。

晚窗:傍晚时分的窗户。晴霞:晴朗的天空中的彩霞。恍如梦初觉:好像刚从梦中醒来一样。梦初觉:像刚从梦中醒来的感觉。

野放意:随意放任的心情。山水:山和水。乃所乐:正是我所喜爱的。

驾言:驾车前行的意思。出幽寻:去幽静的地方寻找。风前:在风前。放轻棹:放下桨。

千峰:许多山峰。新翠:新长出的青绿的草叶。仍着微云罩:仍然被薄薄的云朵覆盖。

红碧:红色和绿色。达勾萌:到达了草木丛生的山野。剸裁:裁剪、剪裁。天巧:自然生成的美。

闲知物情适:闲暇时知道万物生长的规律和习性。物情:万物的生长规律和习性。适:适合、适宜。生意:生命力旺盛的景象。

踸踔(chàn chì):奔跑跳跃的样子。了此理:明白了这个道理。外物非所挠:外面的事物不能动摇他的意志和心情。

酒醉中歌长歌:酒醉后大声歌唱《长歌行》。万事不足校:万事不值得去比较和较量。

【赏析】

这是一首咏春的七绝。全诗写景明快,抒情高远,语言流畅,意境优美。

开头“春晴散策”四句写春晴时节出门赏春的情景。诗人把春日的美景写得生动形象,充满情趣。首句“春晴散策”,开门见喜,点明题旨;二句“闭门十日雨,芳尘作泥淖”,写雨后的景色;三句“晚窗见晴霞,恍如梦初觉”,写晴日的景色;四句“平生野放意,山水乃所乐”,抒写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之情;五至八句写自己游赏的所见之景;最后两句“一鸟啼芳阴,悠然识春貌”,以鸟声衬托出春天的美好景色,并以“识”字写出诗人内心的感受。

中间四句“千峰沐新翠,仍着微云罩。”写群山沐浴着新绿,还披着轻薄的云朵。这一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而接下来的六句“红碧达勾萌,剸裁出天巧。”则是承接前面“千峰沐新翠”而来,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的春山图。“红碧”,即红色的山峦,绿色的树木,也指山上的花草。“达勾萌”,是说这些山峦上的树木长得茂盛,已经长出了嫩芽,“剸裁”,是指剪裁。“天巧”指的是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之美。

“闲知物情适,静觉生意闹”两句,诗人由眼前所见的景色想到万物生长的规律和习性,进而想到人应该与世无争,顺应自然的规律,才能有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物情适”和“生意闹”,都是写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最后两句“一鸟啼芳阴,悠然识春貌”,诗人由前面的景物描写,联想到春天的气息,听到一鸟在鸣叫,感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并从中得到愉悦感,这就是诗人对春天的感受。

这首诗写春天的景色美、人情美、心境美,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诗中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诗歌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