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李西平之在凤翔,尝以直道致主。
慕魏郑公,虽叔度之进言,犹毅然而不从。
谓幸备于将相,讵爱身而苟容。
猗欤先王,亦师文忠。
凡引笔而行墨,皆刻志而比踪。
今观碑刻之在天下,虽小大真行之异工,视此帖之所传,盖不约而皆同。
然则有犯无隐,挺焉直躬。
唾当道之豺狼,婴九渊之神龙。
盖当心摹手追之时,已有之死不顾之遗风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他是中国唐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 昔李西平之在凤翔,尝以直道致主。(过去李西平在凤翔时,曾以正直之道来侍奉君主。)
- 慕魏郑公,虽叔度之进言,犹毅然而不从。(效仿魏晋时期的郑玄,即使像诸葛亮那样的建议,我也坚决不听从。)
- 谓幸备于将相,讵爱身而苟容。(说有幸担任了将军和丞相,怎能只顾自己而苟且呢?)
- 猗欤先王,亦师文忠。(真是我们的祖先啊,也是文臣的楷模。)
- 凡引笔而行墨,皆刻志而比踪。(凡是书写的时候,都要铭记心志并模仿前人的样子。)
- 今观碑刻之在天下,虽小大真行之异工,视此帖之所传,盖不约而皆同。(现在看到碑刻在世间,虽然大小不同,但都各有特色,但它们所传达的精神是一致的。)
- 然则有犯无隐,挺焉直躬。(既然这样,就勇于承认错误,毫不避讳。)
- 唾当道之豺狼,婴九渊之神龙。(就好像要向路上的恶狼吐口水一样,面对深不可测的水龙也要抓住它。)
- 盖当心摹手追之时,已有之死不顾之遗风矣。(大概是在他专心致志追求艺术时,就有了不怕牺牲、不畏死亡的精神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正直和勇气的赞美。通过描绘历史上的人物,诗人表达了对那些坚持原则、不畏权势的人的敬佩之情。同时,他也强调了艺术家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畏死亡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热烈,充分体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