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许摇鞭兴,淮天晚景中。
树林兼雨黑,草实着霜红。
胆气谁怜侠,衣装自笑戎。
寒威敢相掉,猎猎酒旗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首先要理解全诗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其次要熟悉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描写方法(白描、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夸张等)等,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鉴赏。

“淮甸南游”,是说诗人来到南方的淮河之畔。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南麓,流经河南、安徽,入洪泽湖,再东流入黄海,全长1500千米。淮河中下游地区在古代称淮甸,这里水网纵横,湖泊众多,物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重要粮仓之一。

“几许摇鞭兴”一句中的“几许”指数量多少。“兴”指兴致,意谓自己来到此地,不由得生出一种游览的兴趣来。“几许摇鞭”句写诗人骑马出游的情景,“兴”字既写出了出游的兴致,又点出诗人此时的心情为愉快而兴奋,与下文的“晚景”、“树林”、“草实”等自然景物的描写相呼应,表现出诗人心情舒畅,怡然自得之情。

“淮天晚景中”,这一句中的“淮天”指南方的淮河上空。“晚景”即傍晚时分。“中”表示时间在傍晚时分。“晚景”指夕阳西下的景象。这两句写诗人骑马来到淮河上空,只见晚霞满天,夕阳将淮河染成了红色,十分美丽壮观。诗人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不禁心旷神怡,于是情不自禁地挥动马缰,驰骋起来。

“树林兼雨黑”一句中的“树林”指树木丛生之处。“兼雨”指同时被大雨淋着。这句诗的意思是雨后树叶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树林里的景色也显得格外阴森恐怖。“草实着霜红”一句中的“草实”指草地上的野果。“着霜”即被霜打湿了。这句诗的意思是草地上的野果树因为被雨水打湿,所以呈现出一片红色的果实。这两句诗写的是雨后的景象:雨后天晴,树叶挂满晶莹的水珠,草地被雨水打湿,野果树因雨水沾湿了而呈现出红色,整个画面显得色彩斑斓,生动活泼。

“胆气谁怜侠”,这一句中的“胆气”指豪迈的气概。“谁怜”意为有谁能同情或怜惜。这句诗的意思是:豪情壮志,又有谁能对我这种仗义执言的人表示同情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壮怀激烈的豪情壮志无人理解的孤独感。

“衣装自笑戎”,这一句中的“戎”指穿着军装。这句诗的意思是:穿着军装的我也不免要苦笑一番,因为我虽然身披战袍,但内心却无法像战士那样去面对生活。这一句表达了诗人虽身着军装,但内心却是空虚无望的无奈。

“寒威敢相掉”,这一句中的“相掉”意为相互碰撞、相互磨擦。“寒威”指寒冷的威势。这句诗的意思是:凛冽的寒风竟然敢于与我的马相碰撞,使我不得不停下脚步。这里的“寒威”实际上是指诗人内心的孤寂、无助和凄凉,与前面两句的豪放、自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猎猎酒旗风”,这一句中的“猎猎”形容旗帜随风飘动的样子。“酒旗风”指酒旗迎风招展。这句诗的意思是:酒旗迎风招展,好像在欢迎我的到来。这几句诗描绘了诗人骑马来到淮河之上的场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诗人来到了淮河之上,只见淮河上空云开雾散,天空湛蓝,太阳渐渐落山,最后只剩下西边天际余晖映红了半边天。远处的天空中,酒旗随着风儿飘扬,迎风招展,仿佛在向诗人致意欢迎。诗人看到这样美好的景色,不由得豪情顿生,于是举起手中的酒壶,大口喝酒,大快朵颐起来。

【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江宁时的作品。全诗四联,每联八句,共三十二句。前二联写诗人骑马来到淮河上空,只见淮河上空云开雾散,天空湛蓝,太阳渐渐落山。第三联写雨后的景象:雨后天晴,树叶挂满晶莹的水珠,草地被雨水打湿,野果树因雨水沾湿了而呈现出红色。后二联写风雨过后,诗人独自饮酒消愁:凛冽的寒风竟然敢于与他的马相碰撞,使他不得不停下脚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