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廛一语竟何曾,却向他州逢李膺。
白马千山缘矍相,朱幡四海有严陵。
鹅湖犹记通宵雨,虎石还同半夜灯。
素发相看才两度,不知再见几时能。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内容主旨、情感格调、表现手法、艺术手法和结构思路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本题中,“奉陪严陵史君杨校书”一句是诗的首句,点明题旨,表明自己与严陵史君杨校书之间的友谊;“囊山夜语一别数月欲再见不可得因寄此诗”这几句是第一段的中心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乡廛一语竟何曾,却向他州逢李膺”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异地听到“乡廛一语”,联想到故人,又想到他乡遇李膺的往事,抒发了诗人的感慨;“白马千山缘矍相,朱幡四海有严陵”这两句是第二段的过渡句,由忆旧转到眼前之景,引出下文;“鹅湖犹记通宵雨,虎石还同半夜灯”两句是第三段的过渡句,由眼前之景回到想象中的相逢之境;“素发相看才两度,不知再见几时能”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重逢的渴望。

【答案】

奉陪严陵史君杨校书 囊山夜语一别数月欲再见不可得因寄此诗

乡廛一语竟何曾,却向他州逢李膺。

白马千山缘矍相,朱幡四海有严陵。

鹅湖犹记通宵雨,虎石还同半夜灯。

素发相看才两度,不知再见几时能。

赏析:

首联“乡廛一语竟何曾,却向它州逢李膺”二句,以简括的笔调,勾勒出一幅友人与故乡之间相隔万里而音信不通的画面。乡里话,本是亲切温馨的乡土之语,然而在远离家乡的人听来,却是如此遥远,如同隔了一个宇宙。而“乡廛”又是作者的家乡临川。这里,作者把乡里话称作“一语”,“竟何曾”三字,道出了这种距离感。同时,也暗含着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接着“却向他州逢李膺”一句,则又让人感到一种时空错置的感觉。李膺是东汉时的名士,也是一位忠贞廉洁的官员。他的人格和风范,在历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然而作者却把它与自己分别后所遇到的另一个朋友严陵史君杨校书相提并论,从而暗示出自己对严陵史君的敬仰之情。

颔联“白马千山缘矍相,朱幡四海有严陵”二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矍相”是年老貌衰之人的通称。作者用“矍相”来形容严陵史君杨校书,是说他虽然已是白发苍苍之年,但仍然保持着那种不屈不挠的气节。“朱幡”指旌旗,此处代指旌旗招展的军阵。这句诗既承接上句的“矍相”,又开启了下句“严陵”之典。“朱幡四海”,出自《史记·留侯世家》,说张良在长乐宫裹请刘邦立太子一事时,刘邦犹豫不决,张良说:“今诸将皆曰‘留侯功最高’,愿立以为太子。”于是刘邦就立张良为太子。后来,刘邦平定天下,封赏功臣时,张良被封为留侯,食邑万户。这里的“四海”,泛指天下。“朱幡”二字,不仅指军阵,而且暗指张良当年辅佐刘邦开创基业的历史功绩。“有严陵”一句,既承上“朱幡”而来,又开启了下句的“严陵”。严陵,是指春秋时期越国的贤君范蠡,据说他在隐居期间曾到过此地。因此后人就把这个地方称为“严陵”。严陵县,即今天浙江桐庐一带。严子濑、钓台等胜迹就在这一带。严陵县在历史上一直以山水秀丽著称,是历代名人雅士游览赋诗的地方。严陵县的地理位置正好位于长江与钱塘江的交汇处,是南北交通要冲。因此,严陵县自古以来就成为商旅往来的必经之地。严陵县地处江南,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尤其是那清澈如玉的严子濑,更是人们竞相游览的胜地。据史书记载,唐代文学家李白曾经游历于此,并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赠汪伦》一诗。李白在《赠汪伦》中写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颈联“鹅湖犹记通宵雨,虎石还同半夜灯”二句,紧承上句“严陵”而来。“鹅湖”是一处风景名胜古迹,位于今天浙江省杭州市西南郊,是一处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区。“通宵雨”指的是一夜未停的春雨,这是春天常有的自然现象。“虎石”指的是位于杭州西湖西北面的虎跑寺前那块形状像老虎一样的石头。相传这块石头就是吴王阖闾的儿子季札为了悼念他的父亲而葬身于此的。所以,这块石头被称为“虎石”。据传,季札埋葬在这里的时候,正是深夜时分,所以后人就把这个地方叫做虎石。

尾联“素发相看才两度,不知再见几时能”二句,则是对友情的赞美与期盼。“素发”,即指白发。古代人头发白了以后,就不再染黑了,所以古人常常用“素发”来形容老人的头发。“相看”二字,既承接上句的“素发”,也开启了下句的“再见”。诗人在这里用了反问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感情。诗人感叹岁月蹉跎,转眼间自己已经白发苍苍了。而严陵史君杨校书却依然保持着青春的容颜,真是令人羡慕啊!但是两人相见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彼此只能在梦中相见了。最后诗人发出由衷的感慨,不知道何时能够再次见面啊!“不知再见几时能”一句,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也是对人生短暂和光阴易逝的一种感叹。

全诗共六句二十个字,每句七言四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平仄和谐,音韵悦耳动听,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