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久开泰,过言防结括。
谁怜多出处,自省有本末。
心焉介如石,可裂不可夺。
尽室得江行,君恩与全活。
回头谏诤路,尚愿无壅遏。
岂独世所非,千载成迂阔。
和谢希深学士见寄
天地久开泰,过言防结括。
谁怜多出处,自省有本末。
心焉介如石,可裂不可夺。
尽室得江行,君恩与全活。
回头谏诤路,尚愿无壅遏。
岂独世所非,千载成迂阔。
【注释】
1、“和”:这里是作诗酬答的意思。
2、“谢希深”:指南宋诗人、文学家谢枋得(1236-1289),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人。
3、“泰”:太平、安泰。
4、“过言”:过分的话。
5、“结括”:拘谨。
6、“多出处”:指经历多次的仕途变动。
7、“自省”:反省自己。
8、“本末”:事物的始末或根本与枝节。
9、“心焉”:心就像石头一样坚定。
10、“江行”:泛指江河航行。
11、“君恩”:指皇帝的恩泽。
12、“全活”:保全生命。
13、“回头”:此处指回到朝廷。
14、“谏诤”:直言规劝帝王的过失。
15、“雍遏”:阻塞、阻挠。
16、“世所非”:世人所非议。
17、“迂阔”:迂腐不切实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得到友人谢希深学士的书信后所作的回应。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态度的看法。
首联两句写谢学士来信中的问候语:“天地久开泰,过言防结括”。这是诗人对谢学士的问候。“泰”,指平安无事,没有灾难;“结括”,即拘束、约束。诗人用“天地久开泰”来回应,表达出自己的乐观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谢学士的来信内容是积极向上的。
颔联两句写谢学士对自己的处境表示关切:“谁怜多出处,自省有本末”。诗人用“谁怜”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因为自己经历了多次的仕途变动,而谢学士则能够安享清福。同时,“自省”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反思,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经历这么多,是因为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颈联两句写谢学士对自己的态度表示支持:“心焉介如石,可裂不可夺”。诗人用“心焉”来表达自己的坚定,像石头一样坚定不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他认为友情是可以被破坏的,但也是难以被取代的。
尾联两句表达谢学士对自己的祝福:“尽室得江行,君恩与全活”。诗人用“尽室得江行”来表达谢学士对自己的祝福,希望他能在江河之上自由自在地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谢学士的感激之情,因为他不仅关心自己的前途,还关心自己的家庭。
最后两联则是诗人对谢学士的回赠和鼓励:“回头谏诤路,尚愿无壅遏。”诗人用“回头谏诤路”来表达自己对于政治道路的坚持,虽然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和阻碍,但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谢学士的支持和鼓励,不要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放弃追求自己的理想。
尾联两句表达谢学士对自己的期望:“岂独世所非,千载成迂阔”。诗人用“岂独”来表达自己对于谢学士的期望,希望他不要因为世俗的眼光而否定自己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的评价,认为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是被世人所非议,但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赞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