隤云暧前驱,连鼓讧后殿。
骎骎失高丘,扰扰暗古县。
白龙起幽蛰,黑雾佐神变。
盆倾耳双聩,斗暗目四眩。
帆重腹逾饱,橹润鸣更健。
圆漪晕雨点,溅滴走波面。
伶俜愁孤鸳,飐闪乱饥燕。
麦老枕水卧,秧稚与风战。
牛蹊岌城沉,蚁隧汹瓴建。
水车竞施行,岁事敢休宴。
咿哑啸簧鸣,轣辘连锁转。
骈头立妇子,列舍望宗伴。
东枯骇西溃,寸涸惊尺淀。
嗟余岂能贤,与彼亦何辨。
扁舟风露熟,半世江湖遍。
不知忧稼穑,但解加餐饭。
遥怜老农苦,敢厌游子倦。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大暑舟行含山道中雨骤至霆奔龙挂可骇
隤云暧前驱,连鼓讧后殿。
骎骎失高丘,扰扰暗古县。
白龙起幽蛰,黑雾佐神变。
盆倾耳双聩,斗暗目四眩。
帆重腹逾饱,橹润鸣更健。
圆漪晕雨点,溅滴走波面。
伶俜愁孤鸳,飐闪乱饥燕。
麦老枕水卧,秧稚与风战。
牛蹊岌城沉,蚁隧汹瓴建。
水车竞施行,岁事敢休宴。
咿哑啸簧鸣,轣辘连锁转。
骈头立妇子,列舍望宗伴。
东枯骇西溃,寸涸惊尺淀。
嗟余岂能贤,与彼亦何辨。
扁舟风露熟,半世江湖遍。
不知忧稼穑,但解加餐饭。
遥怜老农苦,敢厌游子倦。
然后是译文部分:
在炎热的大暑时节,我在船中行进在含山县的山路上,突然大雨倾盆而至,雷声如龙腾飞,闪电照亮了天空,这是让人感到恐怖的景象。
乌云低垂在前头,鼓声震天响在后尾。
我逐渐迷失在大丘上,四周一片混乱,古县也看不清方向。
白色的龙从地底深处出现,黑色的雾气为神灵的变化提供了帮助。
当盆倾斜时,我的耳朵被震聋,眼睛也因强烈的闪光而眩晕。
船帆重重地压在我的腹部,让我感到饱胀,船桨的声音也变得更响亮,更强劲。
圆形的湖面上,雨点像珍珠一样滚动,它们打在水面上,溅起的水花飞溅到波浪上。
孤独的鸭子和饥饿的燕子,在湖边游荡。
小麦已经老去,只能躺在水上休息,稻苗幼小,只能和风作斗争。
牛蹄深陷泥土,城垣倒塌在泥土中,蚂蚁沿着墙壁爬行,筑起了一座墙。
水车争相运作,一年的农耕工作不敢休息片刻。
嘈杂的声音,如人声、乐器声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人们站立在一起,面对着村庄,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度过这一年。
虽然我感到恐惧和不安,但我也明白,我无法与他们相比。
我乘坐的小舟在风雨中行驶,我已经在江湖中度过了大半生。
我对农民的生活并不了解,我只懂得如何吃好每一顿饭。
我同情那些贫穷的老人,我不愿意让他们感到疲倦。
接下来是注释部分:
- 大暑:夏季最热的时候,此时天气异常闷热。
- 含山:地名,位于中国安徽省。
- 骤至:突然来临。
- 霆奔:闪电劈下如雷霆般猛烈。
- 隤(tuí)云:浓密的云层。
- 暧:明亮的样子。
- 连鼓:接连不断的鼓声。
- 骎骎(qīn qīn):渐进的样子。
- 高丘:高地。
- 扰扰:混乱的状态。
- 幽蛰:指冬眠的动物,这里用来形容冬天的安静景象。
- 黑雾:指云雾的颜色。
- 盆倾:形容听觉上的震撼。
- 斗:北斗七星。
- 耳双聩(kuì):双耳都失去了听力,形容听觉受到极大的影响。
- 目四眩(xuàn):双眼眩晕,难以辨认东西。
- 帆重:形容船帆沉重。
- 橹润:形容船桨运转得非常平滑顺畅。
- 圆漪(yī):水中的圆形波纹。
- 溅滴:水花四溅。
- 伶俜(líng píng):孤单无依的样子。
- 飐闪:风吹动摇动的样子。
- 饥燕:饥饿的燕子。
- 麦老:指的是成熟的小麦已经收割完毕。
- 禾稚:未成熟的禾苗。
- 牛蹊(qī):牛蹄深陷泥土中。
- 蚁隧:蚂蚁沿着墙壁爬成的隧道。
- 水车:古代一种利用水流来磨粮食的工具。
- 岁事:一年的农事工作。
- 咿哑:模仿人声的声音,这里指各种声音。
- 轣辘(lù luó):车轮滚动的声音。
- 骈头:并列站立的意思。
- 列舍:排列的房子或房屋群。
- 东枯:西边的枯萎。
- 骇:害怕的意思。
- 半世:一辈子。
- 涯:边际。
- 叹:叹息。
- 扁舟:小船。
- 风露:风和露。
- 半世:一生。
- 江湖:江河湖泊。
- 稼穑(jià sè):泛指农业劳动,稼是农作物的总称,穑是收获农作物的意思。
- 加餐饭:吃饭。
- 遥怜:深深同情。
- 敢:怎敢。
- 游子:在外旅行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暑时节,诗人在船中行进在含山县的山路上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雷霆”、“乌云”、“闪电”、“暴雨”等,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大暑时节的气候特征,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个酷热而又神秘的世界中。同时,诗歌中还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元素,如“惊骇”、“惆怅”、“哀怨”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岁月变迁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又传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