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暑中夜起,出门月露清。
晶荧卧银汉,错落低玉绳。
网户闭妙香,石楼栖古灯。
风从何处来,殿阁微凉生。
桂旗俨不动,藻井森上征。
榱楣共突兀,鬼物相枝撑。
彭觥铁拄杖,磔磔栖燕惊。
俗人岂解事,鼻息春雷鸣。
大星送晓来,四窗炯微明。
颢气澡肌骨,栩栩两腋轻。
乘风欲归去,骖鸾羾青冥。
却恐方平知,浪得狡狯名。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和赏析:
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庑取凉(节选)
畏暑中夜起,出门月露清。
晶荧卧银汉,错落低玉绳。
网户闭妙香,石楼栖古灯。
风从何处来,殿阁微凉生。
桂旗俨不动,藻井森上征。
榱楣共突兀,鬼物相枝撑。
彭觥铁拄杖,磔磔栖燕惊。
俗人岂解事,鼻息春雷鸣。
大星送晓来,四窗炯微明。
颢气澡肌骨,栩栩两腋轻。
乘风欲归去,骖鸾羾青冥。
却恐方平知,浪得狡狯名。
译文:
在六月七日的夜晚,我被热醒了起身坐在殿堂的走廊上纳凉。
畏惧炎热的晚上,我走出门来月光下空气很清凉。
明亮的月光照在地面上,如同银河一样明亮;星星散布在天空中,像是悬挂在地上的绳子。
关闭了门窗,屋内充满了芳香。我在石头楼上栖息着古老的灯笼。
风吹来的地方在哪里呢?只是宫殿阁楼里稍微凉爽些。
桂树枝条笔直地站在那里,没有一点动摇。藻井装饰着精美的图案,非常显眼。
椽子、屋檐一起高高地耸立,像鬼怪支撑着它们。
手持铁拐李杖,燕子在房顶飞过,发出“磔磔”声。
普通人不懂这些自然景象的含义,只能感觉到鼻子闻到了春天的气息仿佛有雷声在耳边轰鸣。
明亮的星辰开始在东方升起,照亮了窗户,使房间里的光线变得微弱起来。
清凉的气流洗涤着我的身体和肌肤,感觉身体轻盈。
想要乘着这股清风回到天上去,与仙人一起遨游在青空之中。
但是我担心方平先生会知道我这样的举动,白白地获得了一个狡猾而机智的名字。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六月七日的一个夜晚写下的,描绘了他在夜晚时分,为了躲避夏日的酷热,走到殿堂走廊上纳凉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
首联“畏暑中夜起,出门月露清。”表现了李白对夏季高温天气的无奈和对夜晚凉快气候的喜爱。他半夜醒来,打开门迎接月光和露水,感受夜晚的清新。
第二联“晶荧卧银汉,错落低玉绳。”则将月亮和星星比作银河和玉绳,形象地描绘出夜晚的美丽景色。月光皎洁,星星闪烁,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第三联“网户闭妙香,石楼栖古灯。”描绘了室内的景象,关闭门窗后,屋内充满了香气,古老的灯笼在石头楼上静静地挂着。这个细节增添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联则是对室外景观的描绘。从“风从何处来,殿阁微凉生”到“乘风欲归去,骖鸾羾青冥”,诗人通过风的来源、殿阁中的凉意以及乘坐神仙之马返回青空的想法,展现了他对自然现象的独特见解和对仙境的向往。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却恐方平知,浪得狡狯名。”表达了他担心自己的行为会被方平知晓,白白地获得了一个狡猾而机智的名字。这种担忧反映了诗人对自身才华和行为的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