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坐不寐,隐隐闻秋砧。
清露月中下,凉飔开我襟。
明河斜欲落,斗柄横嵚崟。
寒螀亦何事,彻夜长悲吟。
起坐万感集,松泉响天琴。
海阔阔有涯,山高高有岑。
客怀浩无极,及此秋夜深。

【注释】

客舍:旅店。砧:捣衣石。清露:指月亮。凉飔(sī):微风。明河:银河。斜欲落:指太阳将落。斗柄:北斗七星的第三颗星,即子星。嵚崟(qīn yín):高耸的样子。寒螀(jiǎng):秋蝉。万感:无数的感受。松泉:松林间的泉水。琴:乐器,这里比喻松涛。海阔:指宇宙之广阔。山高:指天地之高大。客怀:诗人的情怀。浩无极:浩无边际。

【赏析】

此诗写秋夜不寐的情状和由此而产生的感慨。全诗分三层写来,每层三句,前两句是第一层,第三句是第二层的总结;后两首是第三层,每句都是第三层的总结。

“客舍”以下四句,写不寐的原因。“客舍坐不寐”,客人因思念故乡而睡不着。“隐隐闻秋砧”,听到远处传来的捣衣声,知道又是一天过去了。砧声是捣衣的声音,古代妇女在秋季将衣服、鞋袜等缝制好之后,要穿在身上试试大小、松紧是否适宜,然后挂在屋外让风吹日晒,待干透后才能穿用。因此,秋天的夜晚,妇女们常常在户外敲打衣裙上的带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清露”二句,由砧声想到月下清露、凉风,进而感到心胸开阔。“月中”指月光洒满大地,“凉飔”指清凉的晚风,这两句写诗人看到月下的景色而引起的感想。“开”字写出了诗人被美景所感染,心旷神怡的感觉,也点出了诗人的心情。“明河”二句写银河已近黄昏。“斜欲落”指太阳已快要落山了,“斗柄横”是说北斗七星中的斗柄横指天空。这两句写诗人看到天边夕阳即将消失的景象而引起的感慨。古人认为北斗斗柄指向南方表示冬至,指向北方表示夏至,所以“斗柄横”表示夏天已到尽头;“横嵚崟”则表示秋天已经来临。这几句是诗人由观景而引起的感慨。“寒螀”二句,诗人想到寒蝉在秋风中哀鸣,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彻夜长悲吟”,说明诗人彻夜难眠,心情十分郁闷。“寒螀”二句是上句的倒文,意思是诗人看到秋蝉的哀鸣而想起自己的遭遇。

“起坐”四句,写诗人从悲叹身世到听松泉之音而感到舒畅的过程。“起坐”二句是说诗人起身走到院中去看个究竟,原来是阵阵松涛在回荡着美妙的音乐。“松泉”是松树上流淌下来的泉水。“响天琴”,“天琴”指天上的乐音,这里借指松涛。这两句是说诗人听到了松涛声而感到舒畅。“海阔”、“山高”是说宇宙无限广大和天地无穷高大。这两句是说诗人由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而感到宇宙之无限和天地之高远。这两句是上句的倒文,意思是诗人听到松涛声而感到舒畅。

以上六句为第一段。最后两句是总结全诗的内容。“客怀浩无极”,是说作者胸襟多么广阔啊!然而在这广阔的胸怀里却充满着无尽的忧愁。“及此秋夜深”,是说正是在这秋夜深沉的时刻,作者才感到无限的寂寞与孤独。这两句既是对开头四句的总结,也是对整篇诗歌主题的概括。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前后,当时杜甫流寓夔州(今四川奉节)。这首诗以抒情见长,写得缠绵悱恻而又沉郁顿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