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节江城何许时,兰芽桃萼正芳菲。
孰知南纪物华好,谁谓平生心赏违。
帝子阁前春盎盎,徵君湖上日晖晖。
诸君行乐但取醉,车殆马烦何必归。

【注释】

①弭节:指停船靠岸。江城:指长江边的城市,这里泛指京城。何许:何处。芳菲:芳香鲜美。南纪:南方,这里指南方。物华:自然景物的美。孰知:怎么知道。南纪:南方的美景。物华:自然风景。好:美好。谁:谁说。平生:一生,此指过去,指过去的心情。心赏:心中欣赏。违:违背。帝子阁:皇帝的宫殿,这里泛指朝廷。春盎盎:春色明媚。征君湖:征君的湖,征君,指程正辅,这里泛指诗人的朋友。晖晖:灿烂辉煌。诸君:各位朋友。行乐:娱乐。取醉:借酒消愁。车殆:车子坏了。马烦:马也累了。何必归:何必回去。

【赏析】

这首诗作于淳熙八年(公元1174年)春天,时作者在江州任职,与程正辅、张栻等游宴赋诗之乐,并作有《次韵程正辅春日催诸公行乐之什》七首。这是其一。

首联是起笔,点明题旨和时间、地点。“弭节”,即解缆,系缆的意思,用在这里,说明诗人已经来到京城。“江城何许时?”问得好,既表明了诗人对京城的向往,又显示了他急于要见到故交的心情。“兰芽桃萼”是说京城到处都开满了鲜花,“芳菲”二字,写出了京城春色的美好。而“孰知南纪”,则是反诘句式,意思是“谁知道京城的春色这么好!”这一句是写诗人对京城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故交的思念之情。

颔联承上启下,进一步写京城的春色之美,抒发了诗人对京城的眷恋之情。“谁谓平生心赏违?帝子阁前春盎盎,徵君湖上日晖晖。”这两句是诗人对京城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京城的喜爱之情。“帝子阁前春盎盎”,是说京城的春色美得令人目不暇接,而“帝子”则是指皇帝的公子,也就是诗人的朋友之一,他们在一起游玩,真是快乐无边;“徵君湖上日晖晖”,是说湖水映照着太阳的光辉,显得格外美丽迷人。这两句是诗人对京城景色的描写,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能够与朋友们一起游玩京城的高兴之情。

颈联承前启后,进一步写诗人与朋友们在京城游玩的情景。“诸君行乐但取醉,车殆马烦何必归。”这两句是诗人对朋友们的劝诫语。意思是说你们只管尽情地玩耍,不要管车子坏了,也不要担心马儿累得不行了;只要玩得开心,何必急着回家呢?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朋友们的关心和爱护之情,而且也表现了他与朋友们之间的亲密无间和欢乐融洽的气氛。

尾联是全诗的收束,也是点题。诗人以反诘的语气结束全诗,既表明了自己对京城的喜爱之情,又表示了自己与朋友们共度良辰美景的愉快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