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风必摧,岸堆流必湍。
人生裨海内,出处甚独难。
尼父称大圣,车辙不得安。
落落抱正直,鼎鼎见疑患。
颜前苟无腼,身后亦不刊。
【注释】
木秀风必摧:树高招风,必然被风吹倒。
岸堆流必湍:河岸堆积石头,水流必定湍急。
人生裨海内:指人的一生在世上。
出处甚独难:指人出仕或隐退都很困难。
尼父称大圣:孔子被称为圣人,这里指孔夫子。
车辙不得安:车子经过的轮迹不能长久停留。
落落抱正直:形容人格独立不群。
鼎鼎见疑患:形容人有才能而遭到怀疑和忌妒。
颜前苟无腼:如果颜回前面没有羞愧的事(指他为贫贱而守节)。
身后亦不刊:指死后的名声不会被埋没。
【赏析】
此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内容是写孔子周游列国的经历,表现了孔子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他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押仄声韵,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
第一句“木秀风必摧”,用树木的高大招风被风吹倒比喻人的杰出容易受到迫害。第二句“岸堆流必湍”,用河岸堆积石头使流水变湍急比喻人因才华出众而遭嫉恨。两句都是借物喻人,但角度不同,前者是从正面说,后者是从反面说。第三句“人生裨海内”,意思是人生在世,难免要经历一些坎坷。第四句“出处甚独难”,意思是出仕或者隐退都不容易。这两句也是从正面说,但侧重点不同。
第五至七句写孔子的遭遇。第五句“尼父称大圣”,用孔子被尊称为圣人来表示对他的敬重;第六句“车辙不得安”,用车轮碾过车辙后不能再停留来表示对孔子遭遇的同情;第七句“落落抱正直”,用落落大方、抱定原则的意思来表示孔子为人处世的原则性。这几句都是从侧面来写孔子,突出了他的人格品质。
第八到十句进一步写孔子的遭遇。第八句“颜前苟无腼”,用颜回在生前没有遭受羞辱来表示对他的敬重;第九句“身后亦不刊”,用颜回在死后名垂青史来表示对他一生品行的赞许。
这首诗通过孔子的生平事迹,表现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他的人格魅力。同时,诗人也借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愤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