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人海中,有客面如铁。
前日方游吴,今日又走越。
一身天地间,行役劳岁月。
问子去何为,岂是事干谒。
往访蓬莱翁,欲换诗仙骨。
此行遇故知,茂林有清樾。
元龙百尺楼,千钧引一发。
妙年负壮志,三军不可夺。
不见韩致光,虎须手曾捋。
不见烛之武,虽老更奇崛。
一杯壮行色,肯作儿女别。
朔风正凝寒,柳已不堪折。
赠子一枝梅,掉我三寸舌。
临风语未终,长江橹声发。
诗句: 纷纷人海中,有客面如铁。 前日方游吴,今日又走越。 一身天地间,行役劳岁月。 问子去何为,岂是事干谒。 往访蓬莱翁,欲换诗仙骨。
译文: 在人潮汹涌的人群中,有位朋友面容刚毅如铁。他曾经游历过繁华的吴地,现如今又要前往遥远的越地。在这广阔的世界里,他如同行走在天地间,经历着种种奔波与劳累。我询问他此行的目的,难道是为了向权贵献上自己的忠诚和敬意吗?为了寻找诗仙般的高洁品质,他将拜访那位隐居的蓬莱翁。
注释: 1. 胡仲弓:宋代诗人,作品《送怀玉之越谒秋房使君》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其未来道路的祝福。2. 纷纷人少强:形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人群。3. 有客面如铁:形容友人坚毅如铁,意志坚定。4. 前日方游吴:指友人之前曾游历于繁华的吴地,即今天的苏州地区。5. 今日又走越:表示友人即将离开,前往越地。6. 一身天地间:形容人在世间漂泊,历经沧桑。7. 行役劳岁月:旅途劳顿,岁月流转。8. 问子去何为:询问友人此次出行的目的,是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9. 岂是事干谒:表达对友人行为的质疑,怀疑其是否只是为了满足某种利益而行动。10. 往访蓬莱翁:友人将前往一位名叫蓬莱翁的人那里寻求指点或帮助。11. 欲换诗仙骨:表明友人渴望通过这次旅行,能够提升自己,接近诗人的境界。12. 茂林有清樾:形容友人即将到达的地方环境优美,有清新的风。13. 元龙百尺楼:以三国时期人物陈元龙的百尺楼比喻友人即将攀登的高度,也象征着挑战和自我超越。14. 三军不可夺:形容朋友的决心和勇气,足以撼动强大的军队。15. 不见韩致光:指朋友可能不会见到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韩朝宗。16. 虎须手曾捋:形容韩致光的手力大无比。17. 烛之武:指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外交家烛龙,虽然年岁已高,但依然能发挥巨大的影响。18. 三寸舌: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友人善于言辞的特点。19. 一杯壮行色:形容友人饮酒壮志,意气风发。20. 长江橹声发:描写江水流动的声音,衬托出离别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外貌和行动的描述,展示了他的坚毅和不屈的精神。诗中的“面如铁”形容友人刚毅的性格,“行役劳岁月”反映了他在人生道路上的艰辛。同时,诗人对友人的前途充满希望,期待他能通过这次旅行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此外,诗中还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望,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支持。
胡仲弓的《送怀玉之越谒秋房使君》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祝愿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人生和友谊的视角,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