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复咄咄,北地多霜雪。
谁能路坦夷,骥足亦遭跌。
天风本不恶,凤翅乃尔折。
材大用则小,人巧己则拙。
问讯既不通,去就当早决。
虽阨阮籍途,难断张仪舌。
木天宜晚开,紫薇迟后发。
会有溧水公,荐书来不绝。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方及民的关心和祝愿。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 诗句释义:
- 咄咄复咄咄,北地多霜雪。
(注释:反复的叹息声,北方的土地上覆盖着霜和雪。)
- 谁能路坦夷,骥足亦遭跌。
(注释:谁能在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即使是千里马也会跌倒。)
- 天风本不恶,凤翅乃尔折。
(注释:自然之风原本并不恶劣,但凤凰的翅膀却因此折断了。)
- 材大用则小,人巧己则拙。
(注释:如果一个人的才能过大,就会被认为无用;如果一个人的聪明过人,反而会被视为笨拙。)
- 译文:
- 不断重复的声音,仿佛是北方的霜雪。
(这声音让人感到忧郁和沉重,仿佛是寒冷的霜雪覆盖在大地上。)
- 谁能在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即使是千里马也会跌倒。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担忧,他们的道路可能并不平坦。)
- 自然之风原本并不恶劣,但凤凰的翅膀却因此折断了。
(这句话强调了环境的变化对事物的影响,即使是强大的力量也可能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受到打击。)
- 如果一个人的才能过大,就会被认为无用;如果一个人的聪明过人,反而会被视为笨拙。
(这句话提醒人们,有时候过于聪明或能力过强可能会带来问题,需要保持谦虚和适度。)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方及民的担忧和祝福。诗人通过反复的叹息、霜雪、平坦的道路等意象,传达了内心的不安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天风”和“凤翅”的折断,强调了环境和能力变化对事物的影响。最后,诗人以“天风”和“紫薇”的开合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和变化,表达了对朋友未来道路的祝福和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情感,值得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