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跸声中玉笋班,五云光里侍天颜。
至尊端拱通明殿,上閤来从饭颗山。
旄节行将千骑去,鬓须全未一根斑。
朝回两袖香烟满,应有诗留雉扇间。
【注】
1.清跸:指皇帝出行时,仪仗队吹的《清平乐》等乐曲。玉笋班:指仪仗队中的玉簪侍卫,即仪仗队中排列整齐如同竹笋状的侍从。五云光:指皇帝出行时,仪仗队所举的旌旗上绘有五朵祥云,表示祥瑞。天颜:指皇帝的面容。至尊:尊贵之主,这里指皇帝。端拱:端坐不动,形容威严的样子。通明殿:指太和殿,是皇帝举行朝会、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上閤:指尚书省。来从:来自某处,此处指潘舍人。饭颗山: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北,山上有石如饭粒,因得名。旄节:古时指挥使持的一种符节,上面饰以旄毛。行将:将要出发。千骑:指仪仗队。鬓须:指潘舍人的两鬓头发。斑:花白,这里指满头白发。雉扇:古代帝王用羽毛扇子,这里指潘舍人手中拿着的扇子。
【赏析】
这是一篇咏物诗,写诗人赠给阁门舍人的一首诗。全诗八句,前四句描写舍人在皇帝出行时的情景;后四句则描写舍人归家时的情景。
首联先写舍人在皇帝出行时的情景。“玉笋班”是说舍人站在仪仗队的前列,像玉笋一样挺拔。“五云光”是指仪仗队所举的旌旗上绘有五朵祥云,表示祥瑞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舍人在皇帝出行时,仪仗队中站立着像玉笋一样的舍人,旗帜上也绘制了五朵祥云,表示吉祥如意,显示了皇权神圣不可侵犯。
第二联再写舍人在皇帝回宫时的情景。“至尊”是称皇帝,表明舍人在皇帝身边。“端拱”指的是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形容威严的样子。“通明殿”是说舍人回到自己的居所——尚书省。“上閤”是说舍人来自某个地方,而这个地方正是尚书省。“来从”,是说舍人是从别的地方来的,而这个地方正是他的居所。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皇帝刚刚离开皇宫,舍人就来到尚书省,他在那里等候皇帝的到来。
第三联又写舍人在皇帝回宫时的情景。“旄节”是古代指挥使所持的一种符节,上面饰以旄毛。“行将”指的是将要出发。“千骑”是说仪仗队中有一千人,而舍人却还站在那里不动。“鬓须”是说舍人的鬓发都变白了,说明他已经老了。“应”是“应该”的意思。“有诗留”是说他应该在扇子上留下诗句,而他却忘记了。这几句的意思是说,舍人在皇帝回宫的路上,虽然仪仗队浩浩荡荡地跟随着他,但他仍然站在那里不动,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最后一联再写舍人在皇帝回宫时的情景。“朝回”是说皇帝回宫了。“两袖香烟满”是指舍人回到家里后,身上充满了香烟的味道,因为舍人刚从皇宫出来,所以身上才会有香烟的味道。“应有诗留雉扇间”是指舍人应该在他的扇子上写下诗句才对,但是他忘记了。这几句的意思是说,舍人在皇帝回宫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身上充满了香烟的味道,他应该在扇子上写下诗句才对,但是他却忘记了。
这首诗通过描写舍人的形象,展现了舍人忠诚于职守的精神面貌。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舍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舍人忠诚精神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