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州女儿年十七,身在风尘如在室。
红腮绿领巧相宜,露浥海棠娇滴沥。
态浓意远画不尽,对客无言却真实。
济阴县令为留连,樽俎相逢复相失。
我读古人书,又爱斯人美。
既未能忘情,亦未能忘礼。
以情败礼礼之贼,以礼约情情有止。
上不与汝碍崆峒之山,下不与汝隔沧浪之水。
无山无水有城市,咫尺青楼三万里。
东家酒香喷兰芷,对客醉歌而已矣。
君不见鲁国有男子,拒户不开宁老死。
济阴之贾人渡河亡舟
渔者救而不酬 诚信之道待践行
- 原文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吾乃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舣而观之,遂没。
- 译文
济阴县的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水,栖息在浮草上呼救。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靠近,商人就急忙喊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渔夫用船把他救上了岸,但是给的只有十两金子。渔夫说:“先前答应给你一百两金子,现在只给了十两金子,这是不是不可以呢?”商人勃然大怒说:“你就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却不兑现承诺的人!”渔夫黯然离去。后来有一次,商人才渡河到吕梁下面,船翻了,而那个渔夫还在那里。人们问他:“何不救他呢?”渔夫说:“这就是那不守信的人。”于是停下来观看,最终商人才沉入水中。
- 注释
⑴济:指山东省的济水(南面)。⑵贾:商人。⑶渡河:渡过黄河。⑷栖:栖息。⑸舟:船。⑹浮苴:一种植物。⑺号:①呼喊。⑻渔者:指救他的渔夫。⑼予:给。⑽勃然作色:突然脸色变白的样子。⑾黯然而退:灰溜溜地离去。⑿予尔百金:给你一百两金子。⒀勃然作色:突然脸色变白的样子。⒁一日之获几何:一天能收获多少?⒂骤然:忽然。⒃黯然而退:灰溜溜地离去。⒄盍:何不。⒅舣:停船。⒆没:沉没。
- 赏析
《济阴之贾人》是司马光的一篇文言散文。文章通过济阴商人渡河失舟后与渔夫的故事,揭示了“信”的重要性和“不信”的后果。文章以济水为背景,生动描绘了商人渡河时的惊慌失措以及渔夫的见死不救;通过对话形式,表现了商人对金钱的贪婪和渔夫的无奈;最后以商人沉没的结局,强调“信”的价值。
本文语言简练质朴,情节曲折动人,情感真挚感人,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通过对济阴贾人的形象刻画,展示了商人的贪婪和渔夫的无奈,同时揭示了“信”的重要性和“不信”的后果。文章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商人对金钱的贪婪和渔夫的无奈,以及他们对诚信的不同态度。文章结尾处,商人因贪心过度导致悲剧收场,再次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