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钩五十犗,始具任公钓。
揭竿趣灌渎,与尔不同调。
先生本西蜀,侠气见英妙。
哀怜世间儿,细黠似黄鹞。
侍童双擢玉,鬓发光可照。
骏马锦障泥,相随穷海峤。
平生携手好,十七登廊庙。
小生相吏耶,徒枉尺书召。
暮年更折节,学佛得心要。
鬻马放阿樊,幅巾对沉燎。
泠泠屋外泉,兀兀原头烧。
欲知山中乐,万古同一笑。
【注释】
一钩五十犗:比喻钓竿上挂着五十只鱼。
任公:晋代隐士任育长,字公期(一作季重),居在富春山上的富春江畔,自号“山阴”,后人称他为“任公”。
揭竿趣灌渎:拿起钓鱼竿去钓鱼,表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高远的境界。
西蜀:即四川。
侠气:豪爽、直率之气。
哀怜:怜悯,同情。
细黠:精明狡诈。黄鹞:鹞鹰,猛禽。
侍童:仆人或门客。
相:通“厢”,指官吏的住宅。
小生:年轻的男子。
相吏:指地方长官,也泛指有地位的人。
枉尺书召:枉费信函招请。枉尺,空耗费尺子,喻徒劳无益。
折节:改变态度,放弃旧习。
阿樊:骏马名。
幅巾:束发戴头巾,这里指道士的装束。沉燎:点燃草药熏蒸,治风湿病的一种方法。
泠泠:泉水声。
兀兀:精神恍惚的样子。
欲知:想要知道。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他的一位朋友陈季常的。诗里描写了这位朋友的许多性格特征,如豪爽、直率、精明狡诈、不随俗流等等。诗人以任公自比,表明自己的志向和情趣;又以侍童自比,表现自己清贫而高尚的情操;最后以阿樊比友人,表现他的豪放不羁的性格。全诗风格豪健,语言简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