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暗枭狐响,天明蛟蜃伏。
君子贵知几,乘时介多福。
中原昔不竞,淮海波涛蹙。
高视孙仲谋,雄心冀前躅。
大明将升腾,氛祲先驱逐。
周师东南指,淮澨归亭毒。
遗烬倚江流,荧荧怯风烛。
真人方远略,坠绪劳君续。
后至祇取羞,先迷庶能复。
时雨动民望,远猷走辰告。
密算结浮梁,长驱践平陆。
敌气沮飞渡,军势乘破竹。
鳞羽不及张,巢窟骇倾覆。
百年厓石棱,镌刻犹在目。
风涛杳不作,水落秋山足。
留与钓鱼舟,穿维宛相属。
由来一带水,未胜长城曲。
道梗叛或易,时清去还速。
何必凿秦淮,佳气自消缩。

【注释】

  1. 采石:地名,今属中国安徽省。
  2. 夜暗枭狐响:指夜晚时枭鸟的啼叫声。
  3. 天明蛟蜃伏:指天明时海市蜃楼消失的景象。
  4. 君子贵知几:意思是君子应该珍惜时机,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5. 乘时介多福:抓住时机就能得到很多福气。
  6. 中原昔不竞:指中原地区以前的竞争并不激烈。
  7. 淮海波涛蹙:指淮海地区波涛汹涌,形势严峻。
  8. 高视孙仲谋:指孙权曾经高视阔步。
  9. 大明将升腾:指太阳即将升起。
  10. 氛祲先驱逐:指云雾和恶势力被驱逐。
  11. 周师东南指:指周公的军队向东南方进攻。
  12. 淮澨归亭毒:指淮水流域受到周公军队的打击。
  13. 遗烬倚江流:指留下的残骸在长江中漂流。
  14. 荧荧怯风烛:指微弱的光芒在风中摇曳。
  15. 真人方远略:指有远见的人正在制定策略。
  16. 坠绪劳君续:指过去的失败需要你继续努力。
  17. 后至祇取羞:指后来赶到的只会让人嘲笑。
  18. 先迷庶能复:指首先陷入困境的人最终能够恢复过来。
  19. 时雨动民望:指适时的雨水能引起人们的希望和期待。
  20. 远猷走辰告:指深远的谋略通过占卜来传达。
  21. 密算结浮梁:指秘密的计划和计算导致桥梁的建立。
  22. 长驱践平陆:指迅速推进占领平地。
  23. 敌气沮飞渡:指敌人的力量阻止了飞渡的行动。
  24. 军势乘破竹:指军队的气势像劈竹子一样容易成功。
  25. 鳞羽不及张:指鱼虾等动物不能展开翅膀飞翔。
  26. 巢窟骇倾覆:指巢穴被摧毁,动物惊慌失措。
  27. 百年厓石棱:指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侵蚀。
  28. 镌刻犹在目:指雕刻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见。
  29. 风涛杳不作:指风浪已经平息,不再有大的风波。
  30. 水落秋山足:指秋天的山脚下水流平静,水位下降。
  31. 留与钓鱼舟:指留下给垂钓的人使用。
  32. 穿维宛相属:指船的桅杆交错相连,形成一种美丽的景观。
  33. 由来一带水:指自古以来这里的水流就带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34. 未胜长城曲:指这里的风景没有长城那么壮观。
  35. 道梗叛或易:指道路崎岖,叛乱可能会更容易发生。
  36. 时清去还速:指在和平时期,离开可能会变得更快。
  37. 何必凿秦淮:指没有必要去破坏秦淮河的美丽。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是诗人送别友人李昭度的赠别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及对他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全诗以景起,以景结,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首联“夜暗枭狐响,天明蛟蜃伏”,写夜幕降临时的枭鸣声和天亮时海市蜃楼的消失。这是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颔联“君子贵知几,乘时介多福”,则转入正题,表明诗人对友人的期望。他希望友人能够抓住机遇,获得丰厚的福气。颈联“中原昔不竞,淮海波涛蹙”,则是对当时中原地区和平稳定、淮海地区波涛汹涌的描绘,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尾联“由来一带水,未胜长城曲”,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概括,既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命运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和对他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生动的自然景色,也有深刻的人生哲理,使得整首诗既有艺术感染力,又有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