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厌长道,讵忍别帝京。
梦想子规啼,花落故园春。
山驿暗孤灯,江城歇滞雨。
悠悠秦蜀间,慨然念今古。
【注释】:
1.和宋文渊送仲明举西归三首:和。宋文渊,诗人的朋友。仲明,作者的表弟。西归,指到西边去。
2.厌:厌倦。
3.讵(jù):岂,哪。
4.子规(zǐguī)啼:子规鸟的啼叫,传说子规是杜鹃的别名,这里借指作者的家乡。
5.花落:指春天的景色。
6.山驿(yì):指在山区中的小驿站。孤灯:独居一室,一盏灯光。
7.江城:泛指长江附近的城镇或城市。歇(xiē):停止,这里是“停驻”的意思。
8.秦蜀:指秦岭和四川。这里代指长安。
9.慨(kǎi)然:感慨的样子。
【译文】:
马蹄厌倦了漫长道路,怎忍心离别京城?
梦见杜鹃叫声凄切,春花凋谢了故乡。
山中驿站暗处只有一盏孤灯,江南城镇雨停了却还有绵绵细雨。
漫漫征途中,我思念着古往今来的一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行诗。首联写诗人与友人送别表弟赴长安的情景。“马蹄厌长道”,是说旅途遥远,使人厌烦;“讵忍别帝京”,则是说怎能忍心离开京城呢!这两个句子,既写出了行程之远及送别的难舍之情,又点出了送别的地点——京城长安。“梦想子规啼”,“梦想”二字,把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写得入木三分。“梦”字,既是实有其事,也是虚用其词,因为此时此地,诗人正处在长安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子规啼”,是子规鸟的啼声。子规,即杜鹃。相传它鸣声哀怨,人们常用它的鸣声来抒发自己的悲愁。“子规啼”,自然使人联想起自己那遥远的家乡。而“梦”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这种感受,也更加突出了诗人的思乡情绪。接着,“花落故园春”,是说春天来临,花自开自落,而故园却已无人欣赏,这是多么令人伤感的事情啊!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故园春色的无限眷恋,又暗示了自己此行的艰辛以及远离故园的惆怅之情。“山驿暗孤灯”,是说在山中的驿站里,只见一盏孤零零的灯火。“山驿”,是设在山上的小驿站。“暗”,是暗淡无光之意。“孤灯”,则给人以孤寂、冷清之感。这句诗,既描绘了山驿中的景象,又渲染了一种离情别绪的氛围。“江城歇滞雨”,是说江南的城镇,天气突然放晴了,不再有连绵不断的细雨。“江城”,泛指长江附近的城镇或城市。“歇”,是停止的意思。“滞雨”,是停滞的雨水。这一句诗,既描绘了江南城镇的天气变化,又为下句的“悠悠秦蜀间”作了铺垫。“悠悠”,是遥远、漫长之意;“秦蜀”,指秦岭和四川。这里代指长安。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地名和方位词,把诗人所经过的路途以及到达的目标都交代得一清二楚。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和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在公元750年(唐玄宗天宝九载)春日送别好友宋文渊时写的。当时,诗人正在长安任职左拾遗。他因直谏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江浦(治所在今江苏太仓县沙溪镇)尉,途中经过宋文渊的家乡。于是写下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