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倾泻明河源,湘山来落如骏奔。
寻幽乘兴莫辞远,白云中有黄金园。
佛师无心法愈密,徒众先后陈卑尊。
甘泉喷洒仙籁爽,此身已觉超笼樊。
高堂却见山外水,古鉴磨开苍藓昏。
长城深锁万家富,老木自作千营屯。
两洲半没鲸鼓鬣,双崖斗起天为门。
沧溟不识几番变,石泐犹有涛淙痕。
茯苓愈大愈堪食,深锄但惜伤松根。
登高览物亦徒尔,秋色况是当离樽。
崔侯才思锐无敌,苍鹰得兔霜翎翻。
嗟余染翰愧复正,累句何足先行轩。
故人柄政坐东府,请君献策安黎元。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句翻译及注释:
- 湘江倾泻明河源,湘山来落如骏奔。
- 注释: 描绘了湘江水流湍急,像骏马一样奔跑的场景。
- 赏析: 这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湘江景色的赞美。
- 寻幽乘兴莫辞远,白云中有黄金园。
- 注释: 表示追求隐逸的乐趣,不要担心路途遥远。在白云中可以找到像黄金园一样的美景。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欣赏之情。
- 佛师无心法愈密,徒众先后陈卑尊。
- 注释: 表明佛门弟子虽然修行,但内心并不真正懂得佛法的真义。
- 赏析: 反映了诗人对佛教徒内心与外表不符的看法。
- 甘泉喷洒仙籁爽,此身已觉超笼樊。
- 注释: 甘泉喷涌,如同仙乐般令人心旷神怡。诗人感觉自己仿佛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樊篱。
- 赏析: 这里通过甘泉和仙乐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境界的向往。
- 高堂却见山外水,古鉴磨开苍藓昏。
- 注释: 尽管站在高楼上,但视野中的山水依然显得朦胧不清。古镜被磨得光滑,上面覆盖着苍藓(苔藓)。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高堂内外的视觉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 长城深锁万家富,老木自作千营屯。
- 注释: 长城深深地环绕着富饶的家园,古老的树木像是在为军队提供掩护。
- 赏析: 这里通过对长城和老树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两洲半没鲸鼓鬣,双崖斗起天为门。
- 注释: 两个岛屿部分被鲸鱼的巨牙所吞没,双崖之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门洞。
-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大海与陆地的壮观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 沧溟不识几番变,石泐犹有涛淙痕。
- 注释: 沧海(指海洋)似乎无法识别多少次变迁,但石头因海浪冲刷而留下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沧海和石头的变化,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界的永恒。
- 茯苓愈大愈堪食,深锄但惜伤松根。
- 注释: 茯苓的生长越来越茂盛,人们开始利用它作为食物,但深挖时也要小心保护松树的根部。
- 赏析: 这里既反映了茯苓的生长变化,也提醒人们在开发自然资源时要珍惜生态平衡。
- 登高览物亦徒尔,秋色况是当离樽。
- 注释: 登高远望,看到秋天的美丽景色,但这些都只是徒劳无益的。尤其当离别之际,更能感受到这份孤独。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别离时刻的无奈之情。
- 崔侯才思锐无敌,苍鹰得兔霜翎翻。
- 注释: 崔侯的才思敏捷无匹,就像苍鹰抓住兔子后展翅高飞,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智慧和才华。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比喻赞美了崔侯的卓越才能和非凡智慧。
- 嗟余染翰愧复正,累句何足先行轩。
- 注释: 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喜欢写诗,但常常觉得自己的诗作不够完美。
- 赏析: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我反思和谦虚态度。
- 故人柄政坐东府,请君献策安黎元。
- 注释: 老朋友掌管政务,现在请诗人为他出谋划策,以安定百姓的生活。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向老朋友请求帮助,展现了诗人对政治责任和担当的认识。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感悟。从湘江流水到白云深处的黄金园,从高阁远眺到长城深锁的家园,再到秋天的离别,每一景都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刻的寓意,传达了对自然之美、人生哲理和友情珍重的珍视。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