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仙居好,惭无德政馨。
下车时问疾,治狱日空囹。
老吏贫归里,苍生馁在庭。
惟忧泽未至,岂敢渎邦刑。
我爱仙居好,惭无德政馨。
下车时问疾,治狱日空囹。
老吏贫归里,苍生馁在庭。
惟忧泽未至,岂敢渎邦刑。
诗句解读:
“我爱仙居好”:表达了诗人对仙居美景的喜爱,用“好”字强调了对这里自然环境的极高评价。
“惭无德政馨”:表示惭愧的是自己没有做出让德政如香般传播的政绩。
“下车时问疾”:诗人刚到任就关心民众疾苦,询问他们的情况。
“治狱日空囹”:治理案件使监狱清空,展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老吏贫归里”:年老的官员因贫困而返回故乡,反映了当时一些官员的生活困境。
“苍生馁在庭”:百姓饥饿的情形出现在官府门前,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
“惟忧泽未至,岂敢渎邦刑”:只担心自己的恩泽未能普及,怎敢滥用权力触犯法律条文。
赏析:
诗中通过描述仙居的自然美景、政府的善政与官员们的清廉,以及普通百姓的苦难,展现了宋代地方官的勤政为民和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如官员的廉洁与否直接关系到其施政的效果,而百姓的生存状态则直接影响着政治清明的实现。
诗人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对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个人品德和行为的自我要求。
《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其九》不仅是一篇反映官员治理成效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得以窥见宋代社会的风貌及其背后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