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四十未逢知,锻石裨天已后时。
正好中行求独复,岂能上施学颠颐。
生荣死辱如观火,吉去凶来莫问龟。
若有名山归便隐,一编周易是吾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题白头山》。全诗如下:

白头四十未逢知,锻石裨天已后时。
正好中行求独复,岂能上施学颠颐。
生荣死辱如观火,吉去凶来莫问龟。
若有名山归便隐,一编周易是吾师。

注释:

  1. 白头四十未逢知,锻石裨天已后时。
  • 白头四十:形容年纪四十岁,头发已经变白的人。
  • 未逢知:没有遇到知己。
  • 锻石裨天:比喻自己努力工作,希望能对国家有所贡献。裨,益处;天,指国家或社会。
  1. 正好中行求独复,岂能上施学颠颐。
  • 中行求独复:在中间的道路上寻找自己的方向和道路。
  • 上施学颠颐:在学术上取得成就,达到颠峰。
  1. 生荣死辱如观火,吉去凶来莫问龟。
  • 生荣死辱:生命的荣耀与耻辱就像看火一样,无法逃避。
  • 吉去凶来:好的事情和坏的事情到来,都不必过于担心。
  • 龟:古代占卜用的龟,这里指命运。
  1. 若有名山归便隐,一编周易是吾师。
  • 名山归便隐:如果有一座著名的山,那就回去隐居。
  • 一编周易:一本《周易》的书,是老师。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通过描绘一个白发苍苍、历经沧桑的老人,表达了他的志向和抱负。他希望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命运的态度,认为无论好坏,都要坦然面对。诗中还引用了《周易》这本书作为自己学习的导师,表明了自己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充满了豪迈和自信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