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秋英缀露华,白衣不见日空斜。
细看未减重阳泪,更晚犹胜二月花。
城里好山何处寺,门前多竹甚人家。
直须载酒频来赏,莫为衰迟便感嗟。

诗句原文:

灼灼秋英缀露华,白衣不见日空斜。 细看未减重阳泪,更晚犹胜二月花。

注释翻译:

  1. “灼灼秋英缀露华”中的“灼灼”形容菊花颜色鲜艳,光彩夺目;“秋英”指的是秋天的花朵,这里特指菊花;“露华”则是早晨露珠,象征着清新和纯洁。整句诗描绘了菊花在清晨露水中闪耀的情景。
  2. “白衣不见日空斜”中的“白衣”可能是指白色的花瓣或叶子,它们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明亮;“日空斜”则形象地表达了太阳西斜的景象。整句诗通过夕阳与菊花的对比,展现了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3. “细看未减重阳泪”中的“重阳”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九月九日庆祝,象征长寿和健康;“泪”可能是指诗人对菊花的赞美之情。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以及它在秋天的独特魅力。
  4. “更晚犹胜二月花”中的“二月花”通常指的是春天的花朵,而这里的“更晚”则表示时间已经过去很多,但菊花的美丽依然不减。这句诗强调了菊花的坚韧和生命力,即使在没有春天鲜花的季节,它也能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5. “城里好山何处寺,门前多竹甚人家”这两句描述了诗人所在的城市景色。诗人通过描述周围的山、寺、竹等元素,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
  6. “直须载酒频来赏,莫为衰迟便感嗟”中的“载酒频来赏”表达了诗人想要频繁地与朋友相聚,共同欣赏菊花的愿望;“莫为衰迟便感嗟”则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年纪的增长而感到遗憾或悲伤。这句诗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鼓励人们珍惜当下的时光,享受生活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菊花的美丽与生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菊花在不同时间段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珍视。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充满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