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不可跻,以其高且危。
地道不可寻,以其幽且深。
土圭测日影,可以分照临。
桐鱼击石鼓,可以求声音。
嗟夫世之人,不知方寸心。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天道不可跻,以其高且危
关键词: 高、危、天道
这句诗表达了自然界中的某些规律或法则是难以逾越的,因为它们既高又危险。在古代中国哲学中,天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而“天道”即指宇宙自然的法则。这里使用“不可跻”来形容这些法则的绝对性,意味着人们不能通过常规手段去达到或理解它们。
2. 地道不可寻,以其幽且深
关键词: 幽、深
同样地,这句诗也强调了某些自然现象或法则的隐秘和深邃。”地道”通常指大地的地下部分,”不可寻”暗示这些地下的部分不易被发现或理解。这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深层次规律的认识和敬畏。
3. 土圭测日影,可以分照临
关键词: 土圭、测日影、分照临
这里的土圭是一种古老的测量工具,用于测定太阳的位置。”可以分照临”可能指的是这种测量方法使人们能够区分和定位太阳的位置。这句话表明古代人已经掌握了利用自然现象进行精确测量的技术。
4. 桐鱼击石鼓,可以求声音
关键词: 桐鱼、击石鼓、求声音
“桐鱼”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乐器,如古琴或筝等。”击石鼓”则可能是用手指或敲击乐器来发出声音。这句话描述了通过特定的动作(击石鼓)来产生特定的声响(声音)。这展示了古人如何通过简单机械的使用来模仿自然声音的技巧。
5. 嗟夫世之人,不知方寸心
关键词: 嗟夫、方寸心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现代人的感慨,即他们往往忽视了内心世界的复杂和重要性。”方寸”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用来形容人的内心深处。”不知方寸心”意指人们常常被外界所迷惑,未能洞察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和想法。
译文对照
天道不可跻,因其高且危。
地下深处不可寻,因其幽且深。
用土圭测量日影,可分辨阳光之照临。
弹奏桐木制作之乐器,可听其声音之美妙。
感叹世人不识内心世界,忽略了心灵的真实感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法则与人类社会的行为,揭示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认识。通过对天文、地理、物理现象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此外,通过反思现代人忽视内心世界的现象,诗篇也传达了对现代人心理状态的关注和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科技与自然认知的描述,也是对人类精神世界探索的一种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