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祐岁庚寅,阴阳久郁堙。
二时愆雨泽,百物悯膏屯。
谷价方翔踊,民言备苦辛。
原畴无播种,道路有饥贫。
县令忧忘食,斋房退省身。
朝归占甲子,暮出看星辰。
野祀曾徼福,雩坛示礼神。
祈求观古法,询访得龙津。
遣吏蘋蘩洁,斋书肺腑陈。
灵泉汲坎■,仙仗下嶙峋。
雷斧潜嗔树,天波忽洒尘。
音官沈鼓吹,市户湿衣巾。
隆应声何速,盘旋志未伸。
经纶惟四日,滂沛即逾旬。
万谷山源发,三农水利均。
趋田多耒耨,入里少刍薪。
苗稼晨争插,坊庸夜不巡。
讴谣兴父老,燕喜集宾亲。
捐瘠苏中壑,生成赋大钧。
邑人勿忘报,世世荷深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筱潭的《马筱潭报雨》。全诗共四十二句,每四句为一句。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 皇祐岁庚寅,阴阳久郁堙。
- 注释:皇祐年,阴历庚寅年,天气长时间不晴不雨。
- 赏析:开篇点明了时间背景,即皇祐年间,阴历庚寅年,天气长时间不晴不雨,形成了一种压抑的气氛。
- 二时愆雨泽,百物悯膏屯。
- 注释:两个季节都缺少雨水,所有东西都遭受旱灾之苦。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当时农田缺水、农作物受旱的情况。”愆雨”意为降雨不及时,”膏屯”则是形容土地干裂,庄稼受损。
- 谷价方翔踊,民言备苦辛。
- 注释:粮食价格飞涨,百姓生活困苦。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旱灾对农民生活的影响,粮食价格上涨,生活成本增加,民众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 原畴无播种,道路有饥贫。
- 注释:田地里没有耕种,道路上出现饥饿和贫困的人。
-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旱灾带来的直接后果——农田荒芜,农民失去生计,导致社会问题。
- 县令忧忘食,斋房退省身。
- 注释:县令因为担忧而忘记吃饭,退回斋房反省自己。
- 赏析:县令作为地方长官,面对旱灾灾害,他深感责任重大,因此忧心忡忡,甚至忘记了自己的饮食。
- 朝归占甲子,暮出看星辰。
- 注释:早晨回家占卜吉凶,傍晚出门观看星辰变化。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县令在旱灾面前的焦虑心情,他试图通过占卜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 野祀曾徼福,雩坛示礼神。
- 注释:民间祭祀以求神灵保佑,雩坛上展示礼敬神明的场景。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民间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之举,他们通过祭拜神明来祈求平安。
- 祈求观古法,询访得龙津。
- 注释:祈求古人的经验,询问得到治理水患的方法。
- 赏析:这里县令试图从古代智慧中寻找解决旱灾的办法,体现了他的求知精神。
- 遣吏蘋蘩洁,斋书肺腑陈。
- 注释:派遣官吏整理洁净,将诚心诚意的话语写进文书。
- 赏析:县令亲自下场处理旱灾问题,展现出他对民众的关心和责任感。
- 灵泉汲坎■,仙仗下嶙峋。
- 注释:灵泉水源涌出,神仙的兵器落在山石上。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旱灾后的神奇景象,暗示着希望与重生。
- 雷斧潜嗔树,天波忽洒尘。
- 注释:霹雳斧劈树木,天空波浪洒落尘埃。
- 赏析:这里的“潜嗔树”形象地描绘了干旱对自然界的影响,而“天波忽洒尘”则给人以希望之感。
- 音官沈鼓吹,市户湿衣巾。
- 注释:音乐官演奏低沉的音乐,市民的衣服沾满尘土。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旱灾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音乐不再欢快,衣物变得潮湿。
- 隆应声何速,盘旋志未伸。
- 注释:天降大雨迅速响应,但愿望难以实现。
- 赏析:虽然天气有所缓解,但旱灾带来的影响仍然深远,人们的希望并未完全实现。
- 经纶惟四日,滂沛即逾旬。
- 注释:经过九天的努力,滂沱的雨水持续了一个多月。
-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抗旱工作的重要性和艰苦性,以及取得成果的来之不易。
- 万谷山源发,三农水利均。
- 注释:万顷良田的水源丰富,农业水利得到了均衡发展。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旱灾过后农田恢复生机的景象,农业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 趋田多耒耨,入里少刍薪。
- 注释:前往田间耕作的人多了,进入村里准备草料的人少了。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旱灾过后农民的生活状态,农田得以耕作,但草料供应不足。
- 苗稼晨争插,坊庸夜不巡。
- 注释:清晨忙于种植,晚上忙于收割。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农民忙碌的情景,展现了旱灾过后农田恢复生机的景象。
- 讴谣兴父老,燕喜集宾亲。
- 注释:老人儿童唱歌跳舞,庆祝的喜悦聚集在一起。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旱灾过后社区的欢乐氛围,人们互相鼓励、支持,共同度过了难关。
- 捐瘠苏中壑,生成赋大钧。
- 注释:捐献物资救助灾区,自然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 邑人勿忘报,世世荷深仁。
- 注释:乡亲们不要忘记报答恩情,世世代代铭记这份深深的仁义之心。
- 赏析:这句诗呼吁大家记住恩情,传承仁义之心,体现了作者对乡土人民的关爱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