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领军家有鞋一屋,相国藏椒八百斛。
士患饥寒求免患,痴儿已足忧不足。
伯龙平生受鬼笑,无钱可使宜见渎。
但当与作谪仙诗,聊复使渠终夜哭。
诗中有味甜如蜜,佳处一哦三鼓腹。
空肠时作不平鸣,却恨忍饥犹未熟。
冰壶先生当立传,木奴鱼婢何足录。
颜生狡狯还可怜,晚食由来未忘肉。
【注释】
- 君:指读者。2. 领军家:即将军家,这里泛指富贵人家。3. 相国藏椒八百斛:即宰相家中的胡椒有八百斛之多。4. 痴儿:指诗人自己。5. 伯龙:李白自称。6. 受鬼笑:受到嘲笑。7. 无钱可使:没有钱可请客。8. 谪仙诗:即《将进酒》一诗。9. 聊复使渠终夜哭:意思是让李白写《将进酒》诗给他看,让他高兴得一夜没睡好觉。10. 冰壶先生:即李白自喻。11. 木奴:即木棉树。12. 鱼婢:即鲫鱼婢。13. 颜生狡狯还可怜:颜生的机智狡黠让人可怜。14. 晚食由来未忘肉:即李白晚年仍喜欢吃肉。15. 立传:即立传于世。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唐玄宗天宝末年(公元755年)因得罪权贵而被流放夜郎,途经巫山时所作。全诗通过描写李白的遭难、遭遇、被贬和对友人的关心之情,表现了李白不屈不挠的高尚情操,以及他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首句“君不见”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您难道没有听说过吗?”接着以“参军家”和“相国家”(都是富贵人家),“士患饥寒求免患,痴儿已足忧不足。”两句,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李白的不幸遭遇。李白虽身处逆境,但依然关心天下苍生,为贫困的百姓担心,而那些达官贵人却只顾自己的安逸享乐,毫无忧患意识。这种对比更突出了李白的高尚品质。接着两句,“伯龙平生受鬼笑,无钱可使宜见渎”,进一步描绘了李白的遭遇和心境。李白一生傲岸不羁,狂放不羁,但他也深知自己的才华和志向,因此一直希望能得到赏识和重用。然而,他却屡遭挫折,甚至被人嘲笑为“痴儿”,这无疑使他更加痛苦和绝望。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中间四句主要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其中“但当与作谪仙诗”,意思是说,只要写出像《将进酒》这样的名篇佳作,就足以使李白感到满足和欣慰。然而李白却并不满足于此,他仍然渴望能够重新获得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后四句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和遭遇的感慨之辞。“冰壶先生当立传”,意思是说,像李白这样的人物应该被载入史册,留下不朽的传说。然而李白却始终得不到这样的待遇,只能默默无闻地度过余生。
最后两句则是对朋友的安慰和祝福。“颜生狡狯还可怜,晚食由来未忘肉。”意思是说,虽然现在你已经变得狡猾和奸诈了,但曾经你还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你曾经为了吃肉而烦恼过,但现在你已经不再需要它了。这些话语充满了深情厚意,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的关爱和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