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胜趣景一幅,四面好山青簇簇。
浙江逶迤向东来,千里平铺鸭头绿。
老夫作官从此游,恩波阁道如虹浮。
凭栏夜半玩星斗,会稽分夜天南头。
是时万籁寂不作,惟见翱翔双白鹤。
赤松正与董双成,坐驾云軿穷碧落。
素娥海上来相迎,玉笙度曲鸾凤鸣。
商音袅袅洗人耳,惊起葛翁仙梦醒。
走着氅衣忙草草,开门误踢神炉倒。
丹光飞起掩月明,虎啸龙吟天地老。

【注释】

①恩波桥:在今杭州市富阳区,跨富春江。

②胜趣:风景优美的地方。景幅:景色的一幅画卷。

③青簇簇:形容青山绿树茂密而繁多。

④逶迤:曲折绵延的样子。

⑤平铺:平坦伸展的样子。鸭头绿:指水的颜色,像鸭子头一样绿油油。

⑥老夫:诗人自称。官:做官。从此游:从这开始游玩。恩波阁道:恩波桥上的路,因桥而得名。如虹浮:如同彩虹在水面上飘浮。

⑦凭栏:靠在栏杆边。夜半:深夜。玩:观察。星斗:星星和北斗。会稽:山名。

⑧赤松: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董双成:古代传说中的神仙董双成。坐驾:乘坐。云軿(píng):天上的车驾。穷碧落:飞向天空。

⑨素娥:月亮女神。海上来:从海上而来。相迎:迎接。玉笙(shēng):一种乐器。度曲:吹奏乐曲。鸾凤鸣:用鸾鸟和凤凰来比喻优美的音乐。

⑩商音:古五声音阶中的一种。袅袅:形容声音悠远、连绵不断。人耳:使听者感到愉悦的音乐。惊起:惊醒了听者。葛翁:传说中的仙人葛翁。仙梦醒:从梦境中醒来。仙:指仙人。

11氅衣:古代官员穿的衣服,长而宽。忙草草:匆忙地整理衣服。

12丹光:红光,这里指日出的光芒。掩:遮盖。月明:月光明亮。虎啸龙吟:传说中伏羲氏有虎皮鼓,神农氏有龙形乐器,这里比喻雄壮的乐声。天地老:大地苍天为之震动。

【译文】

富春江的风景美得就像一幅好画,四面是青山绿树,郁郁葱葱。浙江水向东流去,水色清澄,像鸭子头上的羽毛那样绿色。我在这里做官,从恩波桥上走过,看到桥上的路如彩虹般美丽,十分好看。我在桥上站了一会儿,看星星,看北斗,直到深夜才回去。这时候万籁俱寂,只见两只白鹤翱翔在天空中。我看到了赤松子和董双成的仙人,他们坐在云车上飞向天空。天上的月亮女神从海上来了,她用玉笙演奏美妙的乐曲,那鸾鸟和凤凰都随之飞舞歌唱。音乐的声音非常悦耳,让人听了都陶醉了,连葛翁这样的仙人也从梦中醒来。我穿着大氅匆匆地赶回城里去了,结果把神坛的门给踢翻了。红色的光线射进屋子,照亮了整个房子。听到虎啸和龙吟的声音,天地都被震动了,仿佛老朽的天地都在颤抖。

【赏析】

这是一首写富春江夜景的诗。诗中描写的是诗人从富阳出发,经过富春江,来到富春城时看到的夜晚的景象。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八句抒情,全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流畅,形象生动,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享受。

首联写富春江的美景:“富春胜趣”总括了富春江两岸的山水之美;“景一幅”点题,说明这是一幅画面,是一幅风景画。第二联写富春江的水流:“浙江逶迤东来”是说浙江江水蜿蜒曲折,一直向东流动,“千里平铺”形容江水之广阔;“鸭头绿”则是说江水颜色清澈如鸭的头,“碧绿”二字既写出颜色,又写出江水的动态,使人感觉江水在流动,富有动感。第三联是诗人的感受:“老夫作官从此游”是说自己从这地方开始当官;“恩波阁道如虹浮”则写出了江边的恩波桥,桥上道路宽阔如虹,美丽如虹浮,令人留连忘返;“凭栏夜半月南头”是说自己在桥上凭栏赏月观星,直至月上西天,才意犹未尽地离开。第四联是景物描写:“是时万籁寂不作”,此时万籁俱寂,只有江面上的白鹤自由自在地翱翔;“惟见翱翔双白鹤”描绘了一幅白鹤飞翔的动人景象;接下来两句“赤松正与董双成,坐驾云軿穷碧落”,是说赤松子和董双成正在天上驾着云车飞腾到了天边,这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境,充满了神奇色彩;接着又写天上的月亮女神“海上来相迎”,她驾着玉舟来到了人间,用玉笙吹奏着乐曲,那鸾鸟和凤凰都随着乐曲翩翩起舞,歌声嘹亮;最后两句“商音袅袅洗人耳”形容音乐的悠扬动听,使人陶醉不已;“惊起葛翁仙梦醒”,则写出了音乐之大,足以使仙人葛翁的仙梦被惊醒了。第五到第八句都是写自己的心情感受。“走着氅衣忙草草”是说自己匆忙地收拾衣物,准备回家;“开门误踢神炉倒”是说开门时不小心踢倒了放在门口的神坛上的香炉;“丹光飞起掩月明”是说丹光飞起,遮住了月光,显得格外明亮;“虎啸龙吟天地老”则是说自己听到虎啸龙吟之声,感到天地为之震动。整首诗写得很有气势,很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