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明禅寺隐岩坰,狂客重来酒未醒。
云气竟拖龙尾白,山容尽比佛头青。
松林深处谁家屋,村墅斜阳若个亭。
莫问笑谈归去晚,有诗留与赤松听。
【注释】
普明禅寺:位于山西五台县,为我国四大著名古刹之一。“普明禅寺”是诗中的代称,即指此寺庙。隐岩:山中石岩。狂客:指诗人自己。酒未醒:意谓醉意尚存,还未消散。龙尾白:形容云气如龙尾巴般拖曳在天边的白色云彩。佛头青:形容山色如佛头一般青翠。松林深处谁家屋:松林深处隐藏着人家的房屋。村墅:村居别墅。斜阳:太阳快要下山时发出的微弱光线。若个亭:像什么亭子。莫问(mò wèn):不要问。笑谈归去晚:指回家晚了,不必计较。留与赤松听:将诗留给赤松子,以作欣赏。赤松子:传说中的古代仙人名。
【赏析】
《普明院》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晚年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读起来平仄相间,朗朗上口。
首联“普明禅寺隐岩坰,狂客重来酒未醒。”描绘出普明禅寺隐于群山之中的景象。诗人自号“狂客”,自称“重来”。这里的“重来”,表明他已不是第一次来访普明寺了,而是经常前来。“酒未醒”三字,既写自己的醉酒状态,也暗示着对普明寺的留恋之情。
颔联“云气竟拖龙尾白,山容尽比佛头青。”则进一步描绘出了普明禅寺的自然美景。这里的“云气”,指的是普明寺周围的云雾缭绕;“竟拖龙尾白”,形容这些云雾如同一条巨大的龙一样,拖着白色的尾巴飘浮在空中。而“山容”,则是指普明寺周围的山形地貌;“尽比佛头青”,则是指这些山形地貌都像是佛头一样青翠。这两句诗通过对普明寺周边环境的描写,展现了普明寺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普明寺的喜爱之情。
颈联“松林深处谁家屋,村墅斜阳若个亭。”则转入对普明寺内部的描写。这里的“松林深处”指的是普明寺周围的松树林;“若个亭”则是指那座位于松林深处的亭子。这两句诗通过对松林和亭子的描写,展示了普明寺内的幽静之美。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尾联埋下了伏笔。
尾联“莫问笑谈归去晚,有诗留与赤松听。”则表达了诗人对普明寺的深情厚谊。这里的“笑谈”,指的是诗人在普明寺时的欢笑交谈;“赤松听”,则是将这首诗留给赤松子的意思。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普明寺的喜爱之情,又体现了他希望将自己的诗歌分享给普明寺的赤松子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普明寺的赞美,也有对诗人自己的感慨。同时,通过对比手法,将普明寺的壮丽景色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互映衬,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