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友惭何益,论昏不厌贫。
亦公自为德,而我竟奚因。
事巧缘何浅,言深死已濒。
枕边呼别意,生死见情真。

【注释】

挽赵秋晓 其一挽:送别。秋晓:即刘秋晓,唐人。

论昏不厌贫:指朋友之间,不必以富贵为标准。

亦公自为德:意谓你(赵),也自有你的德行。

枕边呼别意:睡梦中呼唤对方的名字,表示不忍分别。

生死见情真:生死之际,真情显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赠别诗,表达了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人生无常、生死有命的哲理思想。

“取友惭何益,论昏不厌贫”二句,言诗人在交友过程中感到惭愧,因为自己的朋友不多,不能广结善缘。而论及友情时,诗人并不看重物质财富,认为贫穷并不妨碍友谊,这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亦公自为德,而我竟奚因。”二句,诗人指出朋友之间的交往应当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不应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即使对方有不足之处,也应该给予包容和理解。

“事巧缘何浅,言深死已濒。”二句,诗人感叹世事变迁无常,人际关系复杂多变。有时看似亲近的朋友,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逐渐疏远;有时看似冷漠的人,却可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帮助和支持。这些现象都让人感到难以捉摸和理解。

“枕边呼别意,生死见情真。”二句,诗人在离别的时刻,深情地呼唤着朋友的名字,表达着对朋友的不舍之情。无论生死如何变幻,真挚的情感始终存在。这种情感超越了生命的有限性,成为了永恒的纽带。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对友情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和理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它不仅值得人们欣赏和品味,还应该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深思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