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尚絅示诸儒,为己何心世毁誉。
只要美中存德本,无容饰外事文馀。
鱼潜理趣真如灼,屋漏工夫的不虚。
珍重子思深属意,一言纲领此篇书。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儒家中庸之道的指引下,注重内在修养,不被外界毁誉所动,追求真实自我的思想。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和陈侍郎韵寄题林尉尚絅堂:这是一首诗歌的主题,通过与陈侍郎的诗歌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儒家中庸之道的理解和赞美。
中庸尚絅示诸儒,为己何心世毁誉:这里引用了儒家的经典《中庸》中关于“尚絅”的论述。中庸之道强调内心的平和与修养,而不是外在的行为。作者认为,真正追求学问的人,不必在意世人的评价和毁谤,只需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修养。
只要美中存德本,无容饰外事文馀:这里进一步强调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作者认为,真正的学问应该源于内在的道德修养,而不是外在的修饰和文辞。真正的学问不在于华丽的言辞或外在的成就,而在于能否坚守内心的道德品质。
鱼潜理趣真如灼,屋漏工夫的不虚:这里的“鱼潜”和“屋漏”都是比喻,用来说明内心的修炼和学问的积累。就像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不受外界干扰,真正的学问也是如此。即使身处困境,也不放弃追求真理。这种坚持和毅力是值得赞赏的。
珍重子思深属意,一言纲领此篇书:这里提到了孔子的弟子子思,他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之一。作者表示,自己珍视子思的教导,认为他的教诲是指导自己学术研究的纲领。这句话也体现了作者对儒家经典的尊重和学习。
整首诗表达了一种对儒家经典和道德修养的追求,强调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对知识和真理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