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禀五行秀,卓然与物异。
由其达大经,秉彝不容己。

【注释】

①五行:指金、木、水、火、土。②秉彝:指遵循本性。③卓然:突出的样子。④大经:指《易》、《诗》、《春秋》三部经书。⑤彝:常理,准则。⑥不容己:不容许自己有所改变。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自勉的警句,意思是说人禀承五行之秀气,应当像《易》、《诗》、《春秋》三部经典一样,秉守常理,不容许自己有丝毫改变。

“人禀五行秀”,这是从《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卦》)一句推衍而来。人禀承着五行的秀气,自然与万物不同,所以能够“卓然与物异”。这种差异,就是人的特别本质和禀赋。

“由其达大经,秉彝不容己。”既然人禀承了五行的秀气,那么就应如《易》中所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那样,要“达大经”,即通达大道,发扬光大。“秉彝”,即秉持本性。“秉彝不容己”,就是要在坚持自己的本性的基础上努力向前发展,而不能停滞不前。这是对人的要求,更是诗人自己的追求。

诗人以五行为立论依据,以五行之秀气为立论基础,以“秉彝不容己”为立论结论,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构成了一首完整的立论长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