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怜随分有仙踪,曾宿金庭第九重。
谁谓谪官真俗吏,还登庐阜最高峰。
坐头平揖千岩月,枕底微闻二寺钟。
归去林泉缘更熟,定应春梦却过从。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自怜随分有仙踪,曾宿金庭第九重。
  • 自怜:自我怜悯,感慨自己的处境或命运。
  • 随分:按照自己的情况,没有特别的要求或期待。
  • 有仙踪:暗示自己仿佛有仙人的踪迹。
  • 金庭第九重:金庭通常指道教的仙境,第九重则表示非常高的地位或层次。这里可能是在形容某种超越现实的神秘境界。
  1. 谁谓谪官真俗吏,还登庐阜最高峰。
  • 谁谓:谁说。
  • 谪官:被贬的官员。
  • 真俗吏:真实的、世俗的官员。
  • 还登:重新登上,回到原来的地方。
  • 庐阜最高峰:庐阜山是安徽省的一个著名山峰,最高点为天柱峰,海拔约1485米,因此称“最高峰”。
  1. 坐头平揖千岩月,枕底微闻二寺钟。
  • 坐头:坐在山顶上。
  • 平揖:平视、致敬。
  • 千岩月:形容月光照射在众多的山岩之上。
  • 枕底:睡在床上,比喻静夜之中的宁静。
  • 微闻:轻轻听到,形容声音很轻。
  • 二寺钟:两个寺庙的钟声。
  1. 归去林泉缘更熟,定应春梦却过从。
  • 归去:返回家中或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
  • 林泉:山林和泉水,常用来比喻隐逸的生活。
  • 缘更熟:缘分更深,可能是指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更加熟悉和热爱。
  • 春梦:春天的梦境,常用来形容美好或短暂的时光。
  • 却过从:错过或未能实现,可能指的是对过去某些事情的遗憾或者未能把握的机会。

接下来是诗句的译文:

  1. 自怜随分有仙踪,曾宿金庭第九重。
  2. 谁说谪官真俗吏,还登庐阜最高峰。
  3. 坐头平揖千岩月,枕底微闻二寺钟。
  4. 归去林泉缘更熟,定应春梦却过从。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通过描述自己在山中的隐居生活,以及与其他高僧的交流体验,展现了一种与世无争、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短暂、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