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有具区,三万六千顷。
百川之雄伟,咸池借溟涬。
玉堂在其下,莫知日月永。
鸱夷昔不返,肯顾市朝请。
素怀邈已劳,孤泛此方逞。
刺沙出林荒,度浅动蘋荇。
渐尽行渐远,湾转势弥迥。
疑非地可载,直与天作镜。
青空四垂幕,乱山不能屏。
淼茫白鸟行,浩漾好云影。
逻呼十桨急,罛横九帆并。
霁中波有光,风后浪犹猛。
澎湃闻乍惬,抛磕内还省。
我量觉蹄涔,此身实萍梗。
渊神慄寒肌,浸气飘素领。
观澜念往术,濯缨悼前眚。
未能追高谢,且以卒流景。
吟非夸独清,济乃仗中静。
寄谢洞庭君,终来老鱼艇。
【译文】
东南有个具区泽,方圆三万六千顷。
百川之水雄伟壮观,咸池借给鄱阳湖。
玉堂宫在下面,日月长照无人知。
鸱夷鱼皮船不再返,肯顾市朝请?
素怀已久劳苦,孤泛此方逞意快。
刺沙出林荒草生,渡浅动蘋荇。
渐行渐远,湾转势弥迥。
疑非此地可载,直与天作镜。
青空四垂幕,乱山不能屏。
淼茫白鸟行,浩漾好云影。
急呼十桨急,横九帆并。
霁中波有光,风后浪犹猛。
澎湃闻乍惬,抛磕内还省。
我量觉蹄涔,此身实萍梗。
渊神栗寒肌,浸气飘素领。
观澜念往术,濯缨悼前眚。
未能追高谢,且以卒流景。
吟非夸独清,济乃仗中静。
寄谢洞庭君,终来老鱼艇。
【注释】
具区:又名具区泽,古泽名,在今江苏苏州南。具区,地名。
三万六千顷:指具区泽的面积。
咸池:即东海。
玉堂:即玉堂宫,在太湖西北岸,相传为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筑。
莫知:不知,无法知道。月日永:月圆之日很长。
鸱夷:古代传说中的鱼皮船。昔不返:从前不曾返回。
肯顾:岂肯顾及。市朝:市集和朝廷。
素怀:素愿。邈(miǎo):远。劳:辛苦。
孤泛:孤独地漂浮。方:正。逞意快:尽情地享受。
刺沙:指刺泾河的沙石。出林荒:从树林里出来。荒草生:草木茂盛。
度:渡水。苹荇:水草。
渐尽:渐渐消失。
湾转:曲折蜿蜒。势弥迥:形势更加险峻。
疑非:疑其不可能。地:地面。
直与:简直像。天:天空。作镜:如镜般明亮。
青空:蓝天。四垂幕:四面低垂帷幕。
乱山:杂乱的山峦。不能屏:不能遮挡。
淼茫:辽阔迷茫的样子。白鸟:白色的鸟儿。
浩漾:水波浩荡。好云影:美丽的云霞影子。
逻呼:急促的声音。桨急:划桨声急切。
罛(zhú)横:大帆船横卧水面。
霁(jì)中:雨雪过后天晴之时。波有光:水面波纹闪映出光芒。
风后:风平浪静之后。浪犹猛:波浪依然强劲有力。
澎湃:波澜起伏的样子。乍惬:一时畅快。
抛磕(kū kē)内:形容心情激动,好像要跳出胸膛一样。还省:反省、自省。
量(liàng)觉:感觉好像很小。蹄涔(cén):小水坑。
萍梗:浮萍一样的小船。
渊神:深广的神魂。栗(lì):战栗。寒肌:冻裂的皮肤。
浸气:沾湿了气,这里指被冷风吹透。飘素领:衣襟飘动。
观澜:观看波澜。念:思考。往术:往日的方法。济,渡河,引申为“治理”。
濯缨:洗帽上的缨带,表示洗耳恭听,表示对某种言论或学说的尊敬。悼:哀悼。前眚:以往的过错,过失。
未能:尚不能。高谢:高傲地拒绝谢绝。谢,推辞、拒绝。
卒流景:终年漂泊无定处,指晚年归隐江湖。
吟非:不是在吟诗作赋,而是抒发感慨。
济乃:也是指代自己,济,助、帮。中静:内心平静。
寄谢:寄语、托言告诉。洞庭君:指范蠡,春秋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之后携西施隐于浙江会稽山下的陶丘。后改名为陶朱公,泛指隐居之人。
终来:最终来到这里。老鱼艇:指渔父的渔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