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难走山巅,如何要顺便。
食艰蔬胜肉,衣薄炭输绵。
深静初心见,高虚远目鲜。
沈思亦自好,写景欠龙眠。
【解析】
这是一首写隐居生活的七言律诗。首联“逃难走山巅,如何要顺便”,诗人在逃难之际,不得不上山避难。“逃难”一词表明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而“走山巅”则反映了诗人的无奈和逃避现实的心态。颔联“食艰蔬胜肉,衣薄炭输绵”,“菜蔬”与“肉”形成对照,突出了生活之艰辛;“薄”字则体现了诗人对物质条件的艰苦生活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之恶劣。颈联“深静初心见,高虚远目鲜”,诗人在深山之中,心境变得十分宁静,这种宁静的心境让诗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自然之美。尾联“沈思亦自好,写景欠龙眠”,虽然诗人已经能够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但是写景方面还是略显不足,需要向唐代诗人王维学习,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这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答案】
逃难走山巅,如何要顺便。(逃难,指作者因战乱而逃亡)
食艰蔬胜肉,衣薄炭输绵。(食:食物;蔬:蔬菜;肉:肉类食物;炭:柴草;输:输送;绵:丝棉)
深静初心见,高虚远目鲜。(深静:心境宁静;初心:最初的心愿;高虚:高处空旷;远目:远眺)
写景欠龙眠。(沈思:沉思;龙眠:指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世称王右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