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杂吴楚,气候接秋冬。
水落鱼可拾,霜清裘欲重。
乡遥归梦短,酒薄客愁浓。
白帝何时到,高吟酹卧龙。
【注释】
江陵道中作:在荆州(今湖北江陵)的官道上所作。
山川杂吴楚:山川之间,吴地和楚地交错在一起。吴楚,泛指江南、西南一带。
气候接秋冬:这里的“秋冬”,指的是秋天的天气。
水落鱼可拾:水位下降,可以打捞到河中的鱼。
霜清裘欲重:寒露已降,穿上厚重的冬衣都感到寒冷。
乡遥归梦短:家乡遥远,梦中回家的次数很少。
酒薄客愁浓:由于思乡之故,饮酒也无兴致,所以形容为“酒薄”。
白帝何时到,高吟酹卧龙: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呢?我只好在高处长啸,以表达我对隐居南阳的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赏析】
此诗是作者出使南行时所作。诗人借途中所见所感,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全诗风格朴实自然,意境雄浑开阔。
前四句写诗人旅途所见景色。首句“山川杂吴楚”,交代了地点是江南一带,接着“气候接秋冬”,点出了季节是深秋。诗人用“杂”字表现了吴地和楚地山水相融的景象,用“接”字写出两地气候的相似性。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诗人身处异地的感受,也为后文抒发诗人的情感作了铺垫。
后半首写诗人的所感、所思、所忆。“水落鱼可拾,霜清裘欲重”两句,描绘了一幅秋日江河湖沼景象。诗人看到水面已经干枯,鱼儿都可以捉到,又看到寒霜降临,穿着厚厚的冬衣都觉得有点冷了。这里,通过“水落”“鱼可拾”、“霜清”“裘欲重”几个动词和形容词的运用,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秋天的萧条和寒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心情的孤寂。
后三句是诗人的抒情,也是他的内心独白。“乡遥归梦短”一句,诗人说自己远在千里之外,家乡遥遥在望,可是自己连做梦都在想家,可是却很少有归家的希望。“酒薄客愁浓”,诗人因为思乡之情而觉得喝酒都提不起兴趣,甚至觉得自己的愁闷比酒还要浓烈。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情。
诗人以景结情,抒发了自己对隐居的渴望。他想象着有一天能够回到故乡,与隐居南阳的诸葛亮一起饮酒高歌,以此寄托了他对自己仕途不得志的悲愤。诗人用“何时到”来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期盼,“高吟”则传达了他内心的情感波动,“酹卧龙”则更是体现了他对隐居生活向往的心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