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船浮玉山,清晨得奇观。
日轮擘水出,始觉江面宽。
遥波蹙红鳞,翠霭开金盘。
光彩射楼塔,丹碧浮云端。
诗人窘笔力,但咏秋月寒。
何当罗浮望,涌海夜未阑。
诗句释义
- 系船浮玉山:将船停靠在金山(位于今浙江舟山)的岸边,形容其美丽如玉。
- 清晨得奇观:清晨时分观看金山日出,是一次难得的美景。
- 日轮擘水出:太阳从水面上露出,像用刀切过一般,形象生动。
- 始觉江面宽:看到江面如此宽阔,感到惊讶。
- 遥波蹙红鳞:远处的波浪像是红色的鱼鳞,增添了动态美。
- 翠霭开金盘:薄雾仿佛是金色的盘子,增添了一抹神秘感。
- 光彩射楼塔:阳光照射在楼塔上,光芒四射。
- 丹碧浮云端:颜色鲜艳的云彩浮动在空中,与天空融为一体。
- 诗人窘笔力:诗人因难以用笔墨表达这种壮观的景象而感到窘迫。
- 但咏秋月寒:虽然想赞美这秋夜明月,但更想描述的是月光下的自然景色。
- 何当罗浮望:何时能够站在罗浮山上,欣赏这样的景象呢?
- 涌海夜未阑:海水翻滚如同涌动的海洋,夜色还未散去。
译文
在金山边系舟停泊,清晨时分我目睹了令人惊叹的日出景象。太阳从海面上升起,仿佛是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而出,让我首次感受到了江面的辽阔。远处的波浪宛如红鳞般排列,使得整个江面都充满了动感。薄雾笼罩着天际,如同打开的金色盘子,为天空增添了神秘色彩。阳光照耀在楼塔上,闪耀着耀眼的光芒。那些鲜亮的色彩漂浮在云朵之中,与天边的天空融为一体。诗人面对如此壮美的景象,却觉得自己无法用笔墨来描绘。他只能感叹,如果能在秋天观赏到这样的明月和自然风光就好了。他渴望有一天能够站在罗浮山上,再次欣赏这壮丽的景象。夜幕降临时,海水依旧在翻滚,仿佛大海在夜间仍在活动,没有停止的迹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金山日出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感受。首句”系船浮玉山”描绘了诗人选择金山作为观景地的情景,金山的美丽吸引了诗人驻足观望。第二句中的“清晨得奇观”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美景的惊喜与赞叹。随着太阳的升起,第三、四句中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日出过程中江面变化和太阳光芒的强烈,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视觉冲击力。
诗中的“遥波蹙红鳞”、“翠霭开金盘”等描写,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拟人手法,使得自然景物显得更加鲜活。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示了金山的自然之美,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敏感和热爱。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他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既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传递了深刻的人文情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启发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宁静的时刻,去欣赏并珍惜我们周围的美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