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樯竿插苍石,水落岸沙痕数尺。
江南秋尽未摇落,槲叶离离枫叶赤。
楚人自古多悲伤,道傍行歌犹感激。
野花碧紫亦满把,涧果青红正堪摘。
客中得酒薄亦好,江头烂醉真不惜。
千古兴亡在目前,郁郁关河含暝色。
饥鸿垂翅掠舟过,此意与我同凄恻。
三抚阑干恨未平,月明正照颓乌帻。
译文:
老夫把桅竿插在苍石上,水退沙痕数尺长。
江南秋尽还未落,槲树叶与枫叶都是红。
楚地自古多悲伤,道旁行歌仍感伤。
野花碧紫也满载,涧果青红正成熟。
客中得酒薄也香,江头烂醉真不惜。
千古兴亡在眼前,关河夜色含暮色。
饥鸿飞掠过船头,此情与我同悲切。
三抚阑干恨未平,月明照见乌纱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自己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第一句“老夫樯竿插苍石,水落岸沙痕数尺。”描绘了诗人站在岸边,看到水退后留下的沙痕,以及插入苍石的桅竿,形象地描绘出秋天的景象。
第二句“江南秋尽未摇落,槲叶离离枫叶赤。”则转向了江南秋天的景象,虽然秋天已经过去,但树上的叶子并未落下,而是保持着绿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
第三句“楚人自古多悲伤,道傍行歌犹感激。”则是对楚地历史的回顾,表达了楚地自古以来就充满了悲伤和感慨。这里的“道傍行歌”可能是指楚地民间的歌谣,而“犹感激”则表达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第四句“野花碧紫亦满把,涧果青红正堪摘。”则转向了自然中的美景,描述了野花和涧果的美丽,以及它们的生长状态。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第五至七句“客中得酒薄亦好,江头烂醉真不惜。千古兴亡在目前,郁郁关河含暝色。”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描述,尽管身处客中,但得到一点酒就感到满足,江头的烂醉更显得不爱惜自己。诗人通过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以及关河夜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担忧和对生活的思考。
第八句“饥鸿垂翅掠舟过,此意与我同凄恻。”则转向了对自然现象的关注,描述了饥鸿飞掠过船头的情景。这句诗通过对自然界的变化的观察,引发了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感慨。
第九至十句“三抚阑干恨未平,月明正照颓乌帻。”则是诗人对自己情感的抒发,他不断地抚摸着栏杆,直到心中的痛苦平息下来。月光下,他的面容显得憔悴,这反映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和自然现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