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暮过渡头,旦旦走堤上。
舟人与关吏,见熟识颜状。
痴顽久不去,常恐遭诮让。
昨日倒樯竿,今日联百丈。
买薪备雨雪,储米满瓶盎。
明当遂去此,障袂先侧望。
即今孟冬月,波涛幸非壮。
潦收出奇石,雾卷见叠嶂。
地崄多崎岖,峡束少平旷。
从来乐山水,临老愈跌宕。
皇天怜其狂,择地令自放。
山花白似雪,江水绿于酿。
竹枝本楚些,妙句寄悽怆。
何当出清诗,千古续遗唱。
【注释】
将离:将要离别。江陵:今湖北江陵,即古之荆州,为六朝时重要政治中心,也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都城。暮暮:黄昏,指傍晚时分。渡头:渡口。旦旦:黎明时分。舟人:船夫。关吏:关卡的官吏。痴顽:呆痴不灵巧。去:离去。常恐遭诮让:担心被斥责。昨日:前天。倒樯竿:把桅杆倾倒。今日:昨天。联百丈:连接成百丈长。买薪备雨雪:准备柴草防雨雪。储米满瓶盎(yǎng盎):储备米装满了瓶子和罐子。明当遂去此:明天就要离开这个地方。障袂(mèi 袂)先侧望:用衣袖遮住面庞,先向远望。即今孟冬月,波涛幸非壮:今天是十一月,水势还不至于汹涌澎湃。潦收出奇石:雨水退后露出奇形怪状的石头。雾卷见叠嶂(jiàng 嶂):云雾弥漫,山峰重叠。地崄(xiǎn险):地势险峻不平。多崎岖:多陡峻、曲折。峡束少平旷:峡谷狭窄,很少有开阔的地方。乐山水:喜爱山水。临老愈跌宕:年纪越大越有情趣。皇天:苍天,指皇帝或天神。怜其狂:同情他任性不羁的性格。择地令自放:选择一个地方让他自由活动。山花白似雪,江水绿于酿:山上的花儿如雪一样洁白,江水比酿酒的颜色还要绿。竹枝本楚些:竹枝词本是楚国的歌辞。妙句寄悽怆:美妙的句子寄托着悲伤之情。何当出清诗?:什么时候能写出清新脱俗的诗篇?千古续遗唱:千古以后能继续创作出不朽的诗歌,成为传唱不绝的作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陵即将告别时所作,抒写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他那种不羁的个性和追求自由的志趣。
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江陵的行踪。“暮暮”与“旦旦”相对应,表明诗人在江陵的时间很长。他在码头上来回奔走,十分辛劳。接着四句写诗人在江陵的所见和所感。“舟人”与“关吏”相对应,“颜状”则是指他们的面孔。这里说诗人久已熟悉他们的长相,所以一见便熟。而由于他长期漂泊在外,所以不免感到有些忧虑不安。最后两句写诗人在江陵的遭遇。他怕受到责备或嘲笑,所以不敢贸然离去。
中间八句写诗人在江陵的生活。“昨日”与“今日”相对应,说明他离开江陵已有一段时间。“倒樯竿”、“联百丈”,是说他在江边搭起了临时的棚架,以便避雨和取暖。“买薪”与“储米”相对应。“贮瓶盎”,则是说他把米放在大罐子里。诗人为了御寒御饥,做了很多准备。“明当遂去此”,表明他决定离开江陵。“障袂”是古代的一种装束方式,用衣袖遮挡面孔,以示警戒或警惕。诗人之所以这样做,大概是因为他怕遭到责骂或训斥吧。
最后四句写诗人在江陵的感慨和希望。“即今”二字表明这是诗人目前的感受。“孟冬”,是农历十月。“波涛”三句写诗人眼前所见的景象。“潦收”是雨水退下的意思;“奇石”指水中突出而奇特的石头;“雾卷”是形容云雾弥漫,使山峰变得模糊不清。“地崄”二句写诗人眼前的景物。“险多”是多陡峭的意思;“峡束”指峡谷狭窄,很少有开阔的地方。这两句意思是说,虽然江陵的地形险要、曲折,但总有一些可以让人稍事休息的地方。而诗人此时正是年事已高,精力不济的时候,所以更想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一下再作打算。
结尾四句写诗人对前途的设想。“从来”二字表明这是诗人长期以来的想法。“皇天”二字表明这是诗人的愿望。“怜其狂”是说苍天可怜他的性情太任性了。诗人希望找到一个好地方让自己自由自在地生活。“择地”二字表明这是他的愿望。“山花”一句是说山上的花儿洁白如雪;“江水”一句是说江水绿得像酒一样。诗人希望自己能像山花一样纯洁无瑕,像江水一样清澈透明,不受世俗污染。“竹枝”一句是说,竹枝词本是楚国的歌辞,现在却成为自己抒发情怀的载体。最后两句是说,什么时候能够写出一首清新脱俗的诗篇呢?“千古”二字表明这是诗人的愿望。“续遗唱”则是说要给后世留下不朽的篇章,使之流传千古,永远传唱不息。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四句写诗人在江陵的行程和感受。中间八句写诗人在江陵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最后四句写诗人对未来的设想和愿望,表达了他热爱家乡、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